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医内科 > 肠炎 (第 3 页)
武汉江汉区消化内科老中医门诊部:老年人溃疡性结肠炎腹泻便血手足冷中药怎么治好?老年人溃疡性结肠炎有不少初起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大便带血,后行结肠镜检查提示“溃疡性结肠炎”,西医多予抗生素及泼尼松治疗后缓解。然过后时有反复。或因劳累过度导致腹泻加重,大便带血。质稀溏,大便带血,或手足冷,口干,夜寐欠佳,舌暗苔白,脉沉。中医认为这类人群脏腑渐衰,脾胃渐弱,运化失职,津液不布,湿浊内生,肠道传化失司,故大便溏泄。湿浊之……继续阅读 »
cshyh
11个月前 (05-27) 251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汉有位治疗肠胃病的中医:40岁女性反复腹泻3年慢性结肠炎中医怎么辨证治疗?患者自诉3年前因进食冰冻食品后出现腹泻,每天3~4次,曾于多家医院就诊,查电子结肠镜示:慢性结肠炎,经中西药物治疗后虽有好转,但时常反复发作。刻诊:大便稀,加有食物残渣及黏液,进食生冷即腹泻加重,伴有腹冷痛,便时伴肛门下坠不尽感,畏寒,畏生冷,夏天轻冬天重,口不干,不苦,纳少,舌质淡、苔白厚,脉沉细。
中医辨证:证属脾肾阳虚,寒湿困……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11个月前 (05-24) 182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汉中南路有个中医内科门诊:腹泻腹痛里急后重溃疡性结肠炎用什么方子治疗好?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腹泻、腹痛、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病变部位多位于直肠和结肠的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本病缠绵难愈,常反复发作,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是目前治疗UC的主要药物,在临床上有一定效果,但因其停药后易复发,不良反应较多等问题,应用效果不甚理想。相对而言,中医学对UC的治……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11个月前 (05-22) 150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汉街道口有个肠胃病老中医:肠易激综合征腹泻便秘交替用什么方子治疗好?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极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是一组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腹泻、便秘交替)及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缺乏可以解释症状的形态学细菌学及生化代谢等异常的证据。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遗传易感性、胃肠道运动异常、内脏敏感性增加、炎症、肠道菌群失调及脑-肠……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12个月前 (05-09) 153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汉宏图大道附近有位胃肠病老中医:腹痛肠鸣嗳腐酸臭不思饮食怎么治疗?腹泻指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发生变化,排便次数增多(每天3次以上),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水分超过85%),粪便量增加(每天超过200g,便质不成形、稀溏或呈液状,有时含有脓血或带有未消化食物及脂肪。急性腹泻起病急骤、病程较短在2~3周之内,极少超过6~8周。急诊就诊的急性腹泻患者,夏秋季为多,一般起病急骤,伴腹部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发热、里急后重,……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1年前 (2024-03-05) 169浏览 0评论
0个赞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可形成糜烂、溃疡。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并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溃疡性结肠炎可归属于中医痢疾、泄泻、下痢、久痢、休息痢、滞下、肠澼、便血等范畴。临床常见大便日四五行,质稀,夹有黏液脓血,小腹疼痛作胀,时有肠鸣,肛门滞下感,面色欠华,舌质淡红,苔淡黄腻,脉小弦。
辨证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为正气不足,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内伤七情,导致胃肠……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年前 (2024-02-03) 217浏览 0评论
0个赞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可与中医的泄泻、痢疾、久痢、大瘕泄、肠风等病证的部分证型互参。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受工作忙碌、生活压力大、饮食不节等因素影响,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明显升高,重症患者也越来越常见。临床表现为:常因情志或饮食因素诱发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大便稀溏,便中带黏液脓血,常伴情绪抑郁不安或焦虑、嗳气不爽、食少腹胀、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或弦细。
辨证分析:肝气郁滞,气机不条,木旺则乘脾,……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年前 (2024-01-17) 180浏览 0评论
0个赞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内科常见的功能性疾病,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疾病,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常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本病属中医学腹泻、腹痛、痞满等范畴,若长期饮食不节,使胃肠功能减退,不能受纳水谷,也不能运化精微,反聚水成湿,积谷为滞,致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辨证分析: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失常是本病的病机,脾胃失常,则……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年前 (2023-12-21) 201浏览 0评论
0个赞
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学属“久痢”或“泄泻”等病证范畴。《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下为飨泄,久为肠澼。”总属虚实错杂,本虚标实,故其辨证根据不同的病理变化特点,采取针对性治疗。常见大便脓血,黏腻,排便不爽,口干口苦,头身困重,面色秽滞,腹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辨证分析:其病机为脾胃失和,运化失职,水湿内停,阻滞气机,郁而化浊,久而成毒,浊毒久伏,蕴结肠腑,……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年前 (2023-12-05) 205浏览 0评论
0个赞
中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痢疾”、“泄泻”、“久痢”等范畴,其病位在大肠,涉及肺、肝、肾、脾诸脏,多因素体脾肾不足、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外感时邪所致。《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瞋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若表现大便次数增多,排便不爽,心悸,五心烦热,突眼。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分析:因饮食不洁感受疫毒或湿热内蕴而久泻伤脾损阴,已成阴虚火旺……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年前 (2023-11-18) 213浏览 0评论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