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中医常识
脾胃是中医的消化脏器,胃纳脾运、脾升胃降是人体消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中医脾胃病涉及脾胃的化纳、升降、化生失常的疾病。现代生活带给人们的除了科技的兴盛,还有食物的多样性,中华美食琳琅满目,人们喜食且不知节制,给脾胃运行加重了负担,导致脾胃化生失常,带来一系列不适反应,如身体乏力、精神倦怠、四肢无力、身体消瘦、心慌气短、失眠、面色萎黄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虚弱表现,严重者可致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或者胃肠功能紊乱。
中医认为……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9个月前 (06-27) 161浏览 0评论
0个赞
如果出现口苦口涩,可能是由于肝胆有火、肝胆湿热、肝火过旺、脾胃有湿热等导致,比如胆囊炎、胆结石、肝病等。
如果长期患病,可能需要进行调整,通常根据具体疾病具体用药。假如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就是这种症状存在,中医一般舌苔黄腻,大便粘腻,多用龙胆泻肝丸,效果还不错。
另外,平时少吃辛辣的东西,多食用新鲜蔬菜,清淡的东西,酒、辣椒、葱、姜等尽量少吃,但并不是不吃,只是需要适当地注意,比平常少吃一点就可以了。
……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10个月前 (05-24) 250浏览 0评论
0个赞
肝胆湿热的患者建议在情绪、饮食以及药物方面来进行调理。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情绪方面,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不急不躁,不乱发火,火气自然不会再内生。
2.饮食方面,建议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辛辣食物。
3.药物方面,建议使用龙胆泻肝丸、疏肝和胃丸、蒲地蓝等清理肝胆湿热的药物。
肝胆湿热一般是由于进食油腻、油炸、烤串、喝酒、辣椒等食物而引起。同时在情绪方面,一般是由于思虑万千、郁郁寡欢,进而出现郁久化火而引起。
……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10个月前 (05-24) 295浏览 0评论
0个赞
肝气郁结有可能造成胸闷。
因为肝主要是主疏泄和主藏血。肝的疏泄功能有调畅气机、调畅情志,以及调理脾胃消化功能的作用。
如果调畅气机的功能不好,气机的升降失常、运行受阻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例如在头部会出现头晕、头痛。在胸部就能产生胸闷、气短等。因此肝郁气滞有可能产生胸闷,甚至发生气短的表现。
但要注意结合其他的症状来进行综合的判断。比如肝郁一般伴有情绪低落、闷闷不乐,还可能伴有两肋胀满等其他肝郁气滞的表现。
……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10个月前 (05-22) 305浏览 0评论
0个赞
暑湿一般不会导致血压升高。
出现暑湿往往是因为患者在夏季感受外邪而引起的。虽然有暑热邪气,可能会因为有热引起血脉扩张,但是其中还有湿邪,湿邪黏腻重着,会阻碍气机。再加上湿气为阴邪,可能会相互抵消部分热邪,所以患有暑湿的患者一般不会出现高血压。但是可能会因为有湿气,引起头部重着疼痛,也可能会出现肢体酸重疼痛。
针对这种情况治疗,应该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清热滋阴、祛湿气的药物,例如三仁汤。这种情况进行治疗,时……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10个月前 (05-21) 235浏览 0评论
0个赞
是否有湿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1.可能会出现头重如裹的现象。
2.有口淡不渴、口中黏腻不爽的现象。
3.出现腹胀、大便黏滞,甚至拉稀便。
4.可能会出现腰沉重、倦怠、乏力、不愿意行走。也可能会出现腰背疼痛、膝关节疼痛等风寒湿邪侵袭的现象。
5.皮肤可能会出现湿疹。
6.从舌和脉上看,舌头会出现黏腻的苔,而脉则可能会出现滑脉或者濡脉。
明确诊断湿气重的患者,一般可以通过饮食、药物进行调节,还可以用非药物的……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11个月前 (05-17) 188浏览 0评论
0个赞
肾阴虚通常表现为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舌红少津等症状,舌苔厚白患者可能是肾阳虚或痰湿症状所导致的。
体内湿气重也会导致舌苔厚白,着急上火,从而导致心火旺盛,也有可能造成舌苔厚白,可以服用药物改善,缓解舌苔厚白的症状。
饮食上可以吃点滋补养肾,避免吃一些肥厚油腻燥热的食物,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提高睡眠质量,适当做一些有氧运动,避免过度劳累,配合医生的治疗,心态保持愉悦。
……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11个月前 (05-16) 285浏览 0评论
0个赞
肝胃不和是中医辨证的一种说法。肝胃不和的病人,主要还是由于肝不好,肝是主疏泄,如果肝气不疏,就会出现肝胃不和的表现。
肝胃不和的症状主要为上腹胀、打嗝、消化能力下降,甚至还会伴有情绪的低落,所谓的情志不畅。这时候中医看舌苔是薄、黄的舌苔,把脉是玄脉。肝胃不和,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肝,可以通俗的理解为肝病导致的消化道症状。
所以肝胃不和出现了以后,最重点的还是要去检测肝功能,看看肝脏是否有损伤,损伤的原因是什么,然后……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11个月前 (05-11) 260浏览 0评论
0个赞
中药汤剂的正确服用方法及饮食宜忌事项完整的说明:
一、中药汤剂的服药时间
服药时间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的特性,选定最佳的给药时间,能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不同的药物服用时间不同。
1、病在上焦,宜在食后服;病在下焦,宜在饭前30~60分钟服。
2、滋腻补养药,宜在饭前不饥不饱时服,以便于药物充分吸收,起到滋补作用。
3、驱虫药、泻下药及四肢血脉的药物,宜在空腹时服,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肠内发挥药效,驱虫药还可隔夜服,即在睡……继续阅读 »
cshyh
11个月前 (05-10) 201浏览 0评论
0个赞
太阳病与流行性感冒的区别都有哪些方面?太阳病是中医的一个证型,特点是脉浮、头痛项强、恶寒,是一个总括的特征。与之相关的各种疾病,发展的过程中都可以出现这类症状,主要说的是太阳经所主皮肤与经络,感受外感风寒湿邪,正邪相争于体表,营卫功能失调而发生的一类病症。
而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高热、头身疼痛、全身症状较重,同时可累及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早期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伴有全身酸痛,……继续阅读 »
cshyh
11个月前 (04-27) 174浏览 0评论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