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小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第五个阶段正式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天气逐渐炎热,暑气蒸腾,是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的时期。在中医理论中,小暑时节人体的养生应顺应自然规律,注重调养身心,以达到阴阳平衡、健康度夏的目的。
中医养生原则:
1、清热解暑,养阴生津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体易出汗过多,导致津液亏损。中医强调清热解暑,养阴生津,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营养。可以通过食用西……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周前 (07-07) 29浏览 0评论
0个赞
“夏至”意为“万物至盛,阳气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夏至日(6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日影最短,标志着阳气鼎盛。此时为阴阳转换节点,中医认为“夏至一阴生”,虽天气炎热,但阴气始生,养生需兼顾护阳与滋阴。
传统习俗与食俗
(1)南北饮食特色
· 北方“冬至饺子夏至面”:凉面、炸酱面为主,寓意尝新麦、防暑气。
· 南方……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3周前 (06-21) 49浏览 0评论
0个赞
”芒”指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如大麦、小麦);”种”既指种子,亦指播种晚稻、黍稷等作物,强调”有芒之谷可稼种”的农时关键期。此时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中国南方进入梅雨季节,北方尚未入汛。芒种时节既象征自然万物生长盛极(《月令》称”万物狂长旺季”),亦体现农耕文明”天人合一”的智慧,……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1个月前 (06-05) 73浏览 0评论
0个赞
小满时节,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故称“小满”。此时,天气逐渐炎热,雨水增多,湿热交困,人体也容易出现各种不适。
中医认为,夏季属阳,五脏属心,按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小满时节应以“养护心阳、健脾祛湿”为主。
一、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与养生要点:
湿热交织,易伤脾胃
小满后气温显著升高,雨水增多,形成”暑多挟湿”的特点。中医认为̶……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2个月前 (05-21) 101浏览 0评论
0个赞
母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母亲节不仅是感恩的契机,更是关注女性健康的窗口。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母亲的操劳常导致气血暗耗、情志郁结。值此节日,诚顺和中医馆以传统养生智慧,助每位母亲调阴阳、养气血,焕发健康之美。
一、食疗调养:以食补气血,滋养脏腑
1. 疏肝解郁
· 饮用玫瑰花茶(玫瑰花5朵+合欢花3克+陈皮2克),疏肝理气,改善更年期潮热心烦。
· 春季推荐枸杞桑葚银耳羹,滋阴……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2个月前 (05-11) 106浏览 0评论
0个赞
立夏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万物进入生长旺季,立夏后气温显著升高,全国平均气温达18-20℃,南方早稻进入分蘖期,北方冬小麦开始灌浆。雨水增多,雷暴天气频繁,动植物进入快速生长期。此时江浙地区尚有“饯春宴”习俗,以樱桃、鲜笋送别春天。此时人体也需顺应自然规律进行养生。中医强调立夏养生应坚持“养心、养阳、祛湿”三原则。
一、立夏文化内涵
迎夏仪式
民间通过秤人、挂疰夏绳等习俗祈福避灾。立夏秤人寓意……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2个月前 (05-05) 103浏览 0评论
0个赞
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五一劳动节,我们迎来了春夏之交的美好时节。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万物生长,人体的新陈代谢也进入了一个旺盛的阶段。
此时,结合中医养生的智慧,调整身心状态,不仅是对自己辛勤付出的最好回馈,也是对健康生活的一种积极追求。
中医养生四法助阵劳动节健康
——饮食调养:应季药膳推荐——
首推:陈皮薏米粥(健脾祛湿,缓解假日饮食油腻);
时令茶饮:菊花枸杞茶(清肝明目,适合长时间用眼……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2个月前 (05-01) 94浏览 0评论
0个赞
谷雨,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雨量增多,正是”雨生百谷”的关键时期。
中医认为“脾不主四时,脾王四季”,脾在季节更替之时,起到了承前启后、调养他脏、顾护机体的作用,故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因此,谷雨时节养生的重点在于柔肝疏肝、健脾祛湿。
谷雨节气的饮食养生
健脾祛湿食物:谷雨时节,应多吃一些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茯苓是一味常用的……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3个月前 (04-20) 109浏览 0评论
0个赞
清明节最初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春分后15天,此时“万物生长,皆清洁明净”,故称“清明”。古人将其视为春耕春种的黄金时期,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
寒食节(禁火冷食)起源于春秋时期晋文公纪念忠臣介子推的传说。因寒食与清明日期相近,唐代起逐渐合二为一,形成兼具祭祀与踏青的节日。
周代已有祭祖传统,唐代正式将扫墓纳入国家礼制,宋元后清明成为全民祭祖的核心节日。
主要习俗
扫墓祭祖、供奉酒食……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3个月前 (04-04) 173浏览 0评论
0个赞
春分至,昼夜均而寒暑平。中医认为,此时人体阳气生发,但余寒未散,是调和阴阳、养护脾胃的关键时节。以下结合中医专家建议,为您整理一份科学实用的春分养生指南,助您告别春困、远离疾病,为全年健康打下基础。
一、起居调养:春捂有道,顺应阳气升发
1. 睡眠与作息
· 早睡早起:遵循“夜卧早起”原则,23点前入睡,晨起后可进行舒缓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激发阳气。
· 防“倒春寒”:采用“洋葱式穿衣法……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4个月前 (03-20) 300浏览 0评论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