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今日迎来“大寒”,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又值冬末迎春阶段,这一时节不仅要“御寒养阳重收藏”,还要注意疏泄肝气,为春季肝气升发做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顺应‘冬藏’的特性,适当早睡晚起,注意保暖,避免过度运动和操劳而耗伤阳气。”大寒节气人体阳气逐渐升发,若升发不畅,又遇气候寒冷,人容易出现后背酸紧、颈腰部僵硬疼痛或者头晕眼花、胁肋胀痛等症状。同时,这一时期内火易……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8小时前 2浏览 0评论
0个赞
俗语说“腊七腊八,冻死哈巴。”这一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了。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是冬季的主气,易伤人体阳气,这一阶段养生的关键是“养肾防寒”。中医理念中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而喝粥更能促进营养吸收,达到养胃养生的目的。那么腊八节该如何养生呢?腊八粥的用料和功效有哪些?
一、腊八节养生的三大法则
1、避寒就温
在寒冷的冬季,这个时节最宜滋补,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用艾草泡脚养生,具有温经散……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2周前 (01-06) 35浏览 0评论
0个赞
小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到来。
从中医理论来讲,冬季主肾,肾主藏精,此时人体阳气内藏,养身应以养肾防寒为主。
《黄帝内经》云:“冬三月,此谓闭藏…… 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 小寒正值冬季,是养肾的黄金时段,养肾能增强人体抵御寒邪的能力,为来年春天的生发储备能量。
小寒时节,天气寒冷,中医认为此时应以“防寒补肾”为主。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气充足……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2周前 (01-05) 37浏览 0评论
0个赞
冬至历史悠久。冬至,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古人说:“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日,故曰‘冬至’”。从这天起,就开始进入“数九寒天”的冬令时节,民间俗称“进九”。
冬至又被称为“小年”, 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对于中医来说,冬至不仅是自然节气的转换,更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时机。
冬至·养生原则
—冬至食补—
谚语说:“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冬至时节,人们食欲……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个月前 (12-21) 66浏览 0评论
0个赞
大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其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增多,代表冬季的正式开始。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这个时节雪下的大,范围广,俗话说“瑞雪兆丰年”,积雪能增加土壤的含水量,有利于农作物越冬,有利于春季作物生长。大雪节气有滑冰,堆雪人等习俗。
大雪时节,天气寒冷而干燥,室内外温差大,易诱发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公众该如何怎样养生保健?冬季是“收……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2个月前 (12-06) 86浏览 0评论
0个赞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冬天的第二个节气。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此时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阶段,是一年中积蓄能量的最佳时机。
人们的养生事宜和饮食起居各方面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掌握一些养生小技巧,给身体注入一些能量,秉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强身健体指日可待。
小雪养生,贵在“冬藏”!“冬藏”到底要藏什么?一藏身、二藏阳、三藏神。
一藏身
藏身有两层含义:一是冬季冰天雪……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2个月前 (11-22) 105浏览 0评论
0个赞
立冬是进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立冬是肾气最应该得到滋养的时节。这个时候,肾脏作为人体“先天之本”,是储存和供应全身精气的重要器官,需要特别呵护和滋养。
1、食物益肾: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肾主冬”,因而冬季养生重视补肾,而“黑色入肾”,故以……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2个月前 (11-07) 114浏览 0评论
0个赞
霜降,秋天最后一个节气。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
霜降节气,阳气开始明显潜藏,天地间的寒气加重,寒气往往携带着湿气,两者结合形成寒湿之气,对人有非常严重的影响。
除了防止寒湿的侵袭之外,还要注意冬令进补的时间到了,「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所以这个时候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霜降三防|润燥勿凉
滋阴润肺防秋燥:
霜降后天气干燥,人体肺阴易受损,宜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3个月前 (10-23) 158浏览 0评论
0个赞
期盼已久的国庆假期已然来临,正是亲人朋友聚会的好时机,大家在这个假期里好好放松玩闹。
但是千万不要忘记养生的重要性,国庆放假也要做好养生攻略哟,让大家健康快乐度过美好的长假!
中医养生,作为中华文化瑰宝,自古以来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调整人体内部阴阳平衡,达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在秋季,特别是国庆假期,有很多合适且有效的方法帮助大家调理身体。
夏秋交替养生要点
一、保持充……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4个月前 (10-01) 210浏览 0评论
0个赞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的第四个节气。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随着秋意渐浓,我们应该怎样养生呢?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夏去秋来,气温逐渐从热变冷,天气虽然转凉,但还有一个转变过程。如果过早穿上厚衣服,身……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4个月前 (09-22) 352浏览 0评论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