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医内科 (第 53 页)
《内经》提出:“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六腑以通为用,大肠作为传导之官,主要生理功能是传糟粕,当以降为顺,以通为用,故便秘一病,多责之于大肠,乃大肠传化糟粕功能失司所致。临床常见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分析:本病久病入肾,多伴有肾精耗损气血津液亏虚,临床上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易阻……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年前 (2024-02-22) 162浏览 0评论
0个赞
孝感安陆市有个看疑难杂症厉害的中医: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中医能治吗?近年的数据显示,胃癌在恶性肿瘤相关死因中占第2位。胃黏膜癌变需要一个长期的渐变过程,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均为胃癌前病变,我国每年有1.2%~7.1%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转变成胃癌,因此,积极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针对上述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积极的随访监测,采取有效干预,阻断其向胃癌发展,对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具……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1年前 (2024-02-22) 187浏览 0评论
0个赞
孝感汉川市有个口碑好的内科老中医:顽固性肝腹水皮色苍黄青筋显露怎么治疗?腹水为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最多见并发症,患者若出现腹水则预示其预后较差。终末期肝病患者比较多见的并发症为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表征为皮色苍黄、青筋显露及腹大如鼓等。肝硬化腹水中有10%左右患者进展成顽固性腹水且病情复杂,预后差,死亡率高,已成为临床医师急需结局的难题。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广泛应用,尤其是对肝硬化方面治疗取得一定进展,展现了中……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1年前 (2024-02-22) 162浏览 0评论
0个赞
孝感孝昌县有个看胃病口碑好的中医:胃脘疼痛饥而不欲食口干消瘦胃溃疡怎么办?消化性溃疡指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致胃、肠黏膜发生溃疡。目前,四联疗法是临床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有效方法,根除率可达80%左右,但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Hp耐药等因素引起一些患者的依从性差,降低了疾病的治愈率。近年应用单味、复方中药在杀抑Hp方面,同时中医药干预的耐药几率低、不良反应少。
辨证分析: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的范畴,……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1年前 (2024-02-21) 162浏览 0评论
0个赞
心悸是常见的病证,发于各年龄段,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常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而诱发。其起病急骤、变化较快,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临床常见阵发性心慌胸闷,活动后加重,气短乏力,怕冷,口干口苦,纳差,畏食寒凉,眠差,小便黄,大便少干,舌质暗,苔白腻,脉细结代。
辨证分析:心律失常属中医学心悸、怔忡等范畴,病机以心之气血阴阳不足为本,以气滞、血瘀、痰浊、热毒等为……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年前 (2024-02-21) 193浏览 0评论
0个赞
黄冈市浠水县附近有个厉害的老中医:中年人嗳气胃胀泛酸大便溏稀用什么中药能治好?中年人嗳气初起多无明显诱因,往往持续一段时间后自行缓解,不少人曾服用保胃药治疗,但症状未见改善,多见有:嗳气,胃胀,泛酸,或便溏,或纳差,舌淡苔白,脉沉。中医认为这类嗳气人群平素脾胃虚弱,则痰湿内生,阻滞中焦,胃气不降反逆则见嗳气、泛酸。气机郁滞,胃失和降则胃胀。脾虚水湿不运,流注肠中则便溏。脾主运化,脾虚健运失职故纳差。
&……继续阅读 »
cshyh
1年前 (2024-02-21) 186浏览 0评论
0个赞
黄冈市红安县有个厉害的老中医:胃胀痛频繁发作心情不好时加重乏力吃什么中药能治好?胃胀痛频繁发作近些年多见于平素工作或学习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的人群中,这类胃痛患者初起出现胃脘部胀痛,时作时止,不少人虽然多次就诊于医院,经西医治疗后,仍病情反复。甚者胃痛频繁,胃脘胀痛,纳差,多情绪波动时明显,或身困乏力,或大便数日一行,舌淡苔白,脉沉。中医认为这类胃痛人群因饮食不规律,损伤脾胃,而致脾胃虚弱,健运失司,络脉失养,不荣而痛……继续阅读 »
cshyh
1年前 (2024-02-20) 258浏览 0评论
0个赞
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有个厉害老中医:感冒后反复咳嗽支气管炎咽痒干咳吃什么中药能治好?不少的支气管炎屡见于外感风寒感冒后反复咳嗽迁延难愈后,这类人群多予“止咳糖浆”等药物治疗未见好转,伴有咳嗽时作,干咳,或咽痒、恶风,或寐欠佳,舌暗苔白,脉沉。中医认为这类支气管炎人群外感风寒之邪,失治留邪,邪气犯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乃发咳嗽。邪痹咽喉,外风引动,故见咽痒。风邪在表,卫外不固,故见恶风。病情迁延,咳伤津液,虚火上炎,肺失……继续阅读 »
cshyh
1年前 (2024-02-20) 236浏览 0评论
0个赞
咳嗽一证,是因外感六淫或脏腑内伤,影响于肺,而导致的有声有痰之证。咳嗽与外邪的侵袭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正如《医学三字经》所言:“咳嗽不止于肺,亦不离于肺。”咳嗽直接责之于肺,肺气宣降失司为直接原因。临床常见外感诱发咳嗽,有痰量少,色白质黏,夹有泡沫,昼夜均咳,夜间尤甚,伴咽痛咽痒,两胁胀痛,咳甚则头痛,时烧心,腰痛,舌红少苔,脉数偏弱。
辨证分析:患者咳嗽日久,肺脾气虚,肺气失宣,痰液不化而昼夜均咳,色白质……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年前 (2024-02-19) 168浏览 0评论
0个赞
扩张型心肌病属中医学胸痹、心悸、水肿等范畴,该病多以心之阳气不足为本,瘀血水饮为标。临床多表现为阵发性心慌、气短,活动及劳累后加重,逐渐不能从事劳动,时心慌,咳嗽,咳少量白痰,乏力,自汗,纳少,夜寐不宁,尿少浮肿,面色晦暗,舌淡少苔,脉结代。
辨证分析:此案咳痰、乏力、自汗,痰、汗本为水谷精微化所,水谷精微既少则气血无从化生,心君之位亦不能安定。治多温阳利水,但此病并非得之于一时,温阳虽可奏效于一时,但反复……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年前 (2024-02-18) 182浏览 0评论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