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妇科的常见良性肿瘤,发病人群以30-50岁育龄期妇女多见,发病率占20-30%,也有报道40-50岁妇女发病率高达51.2%-60%。子宫肌瘤常见症状包括:①子宫出血:其中以周期性出血为多,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亦可表现为不具有月经周期性的不规则阴道流血。②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③疼痛。④白带增多。⑤不孕与流产。⑥贫血。
它的具体现代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肥胖、盆腔炎等妇科疾病都有可能成为它产生的危险因素和诱因。同时,雌、孕激素及其受体的协同作用促进了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因为它受到激素水平的影响,所以才会经常出现绝经后子宫肌瘤可以逐渐萎缩的现象。
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治时自当注重血和肝,肝体阴而用阳,主疏泄,调畅气机,所以可说是注重气和血。但部分医者治病倾向“补土派”风格,最认可李东垣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是先天之本,脾土是万物根基,在治疗慢性病的时候更应该注重对脾胃的调养,根基夯实,进而灵巧制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