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临床 (第 636 页)
肠癌腹腔化疗后疲乏无力腹胀气促的辨证论治医案一则。患者男,60岁,缘盲肠腺癌腹腔及盆腔广泛转移而入院,症见疲乏无力,腹胀气促,纳呆畏食,口干口苦,二便短少,体检呈恶病质,痛苦面容,呼吸浅促,30次/分,心音减弱,律齐,112次/分,蛙形腹,腹围92cm,叩诊音实,肝脾触诊不满意,在局麻下腹穿缓慢抽出黄稠腹水4000ml,注入5-FU 1g,CP(短棒菌苗)7cm,术后症状缓解,安然入睡,第二天起开始出现腹胀腹痛,至第……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4-04) 506浏览 0评论
0个赞
痛风医案一则:患者,男,54岁。初诊主诉:痛风反复发作一年余。现病史:患者久居海边食海鲜过多,一年前左足第一跖趾骨关节突然疼痛难忍,经当地医院检查示:血尿酸592μmol/L,诊断为痛风,经服秋水仙碱治疗后效果不佳,遂经朋友介绍前来就诊。辰下:左足第一跖趾关节时有肿痛,痛处红肿明显,夜间痛甚,伴见腰酸,身困乏力,纳差,舌淡红苔薄黄,脉弦。
中医辨证:患者湿邪存内,久郁生热,而湿性粘滞下驱,与热相合,流注关节,经络郁……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4-03) 907浏览 0评论
0个赞
银屑病长期不愈瘙痒夜间加重中医辨证论治医案一则。银屑病在临床上通常面积都是比较大的,如果使用外用药膏,有时候不太容易修复。这个时候就很适合中药内服,中药熏蒸,或者是中药泡澡治疗。银屑病的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而辨证论治方面一般主要是根据舌苔和脉象进行相应的口服汤剂治疗的。中医主要是以外用药以及口服药为主。同时可以辅以中药熏蒸,或者是中药泡澡,或者是中药封包来进行治疗。另外有些患者还能够结合拔罐,或者是针灸等进行治疗,……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4-03) 626浏览 0评论
0个赞
生活中动不动就胸闷气短是中气不足导致的吗?中医如何辨证论治?中医认为中气不足有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的感觉,中气主要是脾胃之气,中气不足通常会伴有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饮食减少、胃部不适或大便的改变等症状,也可能会有少气懒言、无力等症状。但是,胸闷气短不是中气不足才有的症状,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胸闷气短,自觉乏力,从中医角度考虑,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考虑中气不足的问题,另外,肝郁气滞,还有脾虚湿盛等都可能是发病原因,本病多……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4-02) 743浏览 0评论
0个赞
中医辨证论治肝硬化腹胀吃饭没胃口失眠神疲乏力的医案一则。患者男,46岁,初诊诉肝硬化腹胀。病史:患者在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纳差,小便少,到某医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5.23×109/L,RBC:5.17×1012/L,HBG:168g/L,PLT:175×109/L;肝功示:ALT:45.1IU/L,AST:26.4IU/L,TBIL:18.1µmol/L,DBIL:4.70µmol/L;HBV-……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4-02) 666浏览 0评论
0个赞
皮肤瘙痒医案一则:患者,男,31岁。初诊主诉:反复皮肤瘙痒半年。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瘙痒,色红成团,曾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荨麻疹”,后每次发作均服用“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药物控制,然症状仍有反复。今为寻中医治疗,遂来就诊。辰下:皮肤瘙痒,色红成团,口稍苦,纳寐尚可,二便调,舌尖红苔白,脉沉。
中医辨证:瘾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金匮要略》言“风气相……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4-01) 516浏览 0评论
0个赞
老年人皮肤瘙痒夜间痒得睡不着2年余中医辨证论治医案一则。老年人皮肤瘙痒可能是皮肤干燥的原因,也可能和饮食方面有关,或者环境的冷热刺激,也不排除是由于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原因。对于皮肤瘙痒症,一般没有明显的皮损表现,仅表现为皮肤出现阵发性的瘙痒,用手抓挠后,皮肤可出现抓痕、血痂,甚至苔藓样的改变现象。瘙痒症通常呈现一个慢性的过程,确实也更适合中药来进行治疗。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医称为风瘙痒症,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以祛风止痒……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4-01) 786浏览 0评论
1个赞
中药方“妇炎净”辨证论治的方解及临床适应症。本方主要为妇科炎症属下焦虚寒,邪郁化热、气血郁滞的虚实寒热错杂证而设。对临床常见之阴道炎、宫颈炎、慢性盆腔炎、附件炎、月经失调、尿路感染及妇科良性肿瘤具有主治证候的患者尤为适宜。
此病多表现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皆由素体不足,肾阳亏虚所致,因肾为元阴元阳,肾阳虚衰易致脾阳虚,脾阳虚,运化失职,寒湿内停,郁久化热,流浊下焦,湿热下注,损伤冲任二脉,而发带下。日久又可病及……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4-01) 620浏览 0评论
0个赞
糖尿病医案一则:患者,男,55岁。初诊主诉:糖尿病20年,尿蛋白阳性1年。现病史:患者糖尿病已20年,目前以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具体药物不详)为主,血糖控制不佳。1年前因双下肢水肿,就诊当地医院,查尿常规检查示:尿蛋白(+++),中西医治疗半年,尿蛋白始终未转阴。查尿常规示:尿蛋白(++),今为求进一步治疗求诊。辰下:口苦,口渴,胃胀时痛,腰痠,身困,右上肢麻,下肢水肿,舌淡苔白,脉沉。
中医辨证:患者消渴日久,伤……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3-31) 791浏览 0评论
1个赞
中医典籍对慢性肾病的辨证论治中调理阴阳平衡的论述和心得。《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故人之阴阳平和调顺,才能保证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反之阴阳失调,则形成病理状态。
中医治疗疾病的过程也就是调整阴阳平衡的过程,使患者机体内部达到平衡。故临床治疗肾病需非常重视肾阴肾阳的平衡,并且善于阴……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3-31) 461浏览 0评论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