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颈椎病后颈部僵硬头晕严重时天旋地转耳鸣呕吐晨起手麻用什么中药方调理好?颈椎病属于中医痹症的颈痹范畴,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工作习惯的改变,是为现代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指出痹证的三种外因。《济生方·痹》又云:“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进一步指出痹证乃内外因相互作用而成病。

辩证分析:这类颈椎病人群因络道阻滞,气血津液运行输布失常,血滞为瘀,津停为痰,痰瘀交阻,筋脉失养,故见颈部不舒、手麻木。痰浊上犯清窍,则见眩晕。痰浊中阻,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则见呕吐。病程日久,气血耗伤,故呈现气血脏腑虚损之象,虚则清阳不升,头晕益甚。损及肝肾,肝肾阴亏,水不涵木,阳亢于上,故时有耳鸣,头晕发作时天旋地转,如坐舟车。
中医诊断:属气虚阳亢、痰瘀交阻所致本虚标实之颈痹。
治法: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潜阳息风。
处方:补气通络方加减。
方药组成:黄芪、葛根、薏苡仁、牡蛎、鸡血藤、天麻、钩藤、菖蒲、远志、山楂、莱菔子、石决明。可开中药7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后40分钟温服。方证相合的情况下,随着药后证缓,眩晕发作次数减少,已无呕吐,畏寒,右手稍麻,舌淡苔白,脉沉等情况可予上方去菖蒲、远志、莱菔子。右手仍麻木之感,故加杜仲、桑寄生,强筋骨、补肝肾。后续需随症加减巩固调理,以防反复为宜。
方解:
方中黄芪乃补气要药,患者病程日久,经气耗伤,气虚较甚,故投用黄芪大量补气通络,气行血畅,痰瘀自除。葛根主升,能升举清阳,布散津液。牡蛎味咸,功于软坚散结,化痰通络,与葛根合用,共奏解肌舒筋、化痰软坚、散结除痹之效。上肢麻木,颈部不舒,故苡仁一味,可缓和拘挛。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止痛,以解痰瘀交阻之机。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息风,潜镇上越之虚阳,止头眩。菖蒲、远志味辛性温,辛散通窍,祛除蒙蔽清窍之痰浊。山楂、莱菔子,可消食健胃,行气降逆,化痰活血。

咨询预约:027-87878466,微信(手机同号):15607131150
移动官网咨询预约:https://m.chengshunhe.net/

请添加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公众号的微信号:chengshunhezhongyi ,关注后,点击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的:在线挂号,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请直接扫描附图的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码,打开微信小程序后在首页的预约挂号版块或点击首页预约挂号、挂号的按钮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