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的颈椎病主要与长时间姿势不正、颈椎部位受凉、长期低头伏案工作、长期一个姿势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会导致颈椎部位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中,会导致颈椎部位血液循环不好,乳酸堆积刺激会引起水肿,导致颈椎部位疼痛、肿胀、活动受限,通过改变不良姿势、注意颈椎部位的防护,可以明显地改善。
器质性的颈椎病主要是因为颈椎的退行性病变,或者长期受到不良生活作息以及姿势的影响,加重颈椎的退行性病变,骨骼也会磨损,会出现骨质增生等,进一步会压迫颈椎部位的血管神经,引起颈椎部位的不适。
中医无颈椎病病名,根据症候表现,可归属颈痹范畴。《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首次指出痹证的三种外因。《济生方·痹》又云:“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进一步指出痹证乃内外因相互作用而成病。痹证日久,络道阻滞,气血津液运行输布失常,血滞为瘀,津停为痰,痰瘀交阻,筋脉失养,故见颈部不舒、手麻木。《丹溪心法·头眩》中强调“无痰不作眩”,痰浊上犯清窍,则见眩晕。痰浊中阻,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则见呕吐。病程日久,气血耗伤,故呈现气血脏腑虚损之象,“无虚不作眩”,气虚则清阳不升,头晕益甚。损及肝肾,肝肾阴亏,水不涵木,阳亢于上,“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患者时有耳鸣,头晕发作时天旋地转,如坐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