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医内科 (第 14 页)
武汉常青花园附近厉害的肝病中医:中年人腹部胀满胁肋部不适口干伴乏力身困如何调?现代中医学将其归属于中医学鼓胀范畴,亦有称作臌胀。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多层次、多方位、多靶点的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因受凉及饮食不慎,出现腹部胀满,且胁肋部不适,口干,伴乏力身困,畏寒怕冷,精神较差,食欲不振。大便日行二三次,呈稀糊状,小便量少。舌淡,苔白滑,脉沉细。
辨证分析:此中年人因调护不慎……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7个月前 (01-22) 431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汉汉阳钟家村中医耳鼻喉科门诊部:鼻塞脓涕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中医怎么辨证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该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发病期间往往会伴随头痛,脓涕以及不同程度的鼻塞等症状,可能对患病者正常生活造成影响。鼻内镜下手术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常用方式,可有效缓解疾病发展。
中医诊断:肝肾虚。
治法:滋肝益肾、清热通窍。
方药组成:川芎、薄荷、柴胡、桔梗、苍耳子、黄芩、黄芪……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8个月前 (01-16) 422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汉紫阳路附近呼吸内科老中医:中年人呛咳咳痰量多质黏平走则气急夜哮怎么调?痰饮哮喘是中医呼吸科临床最常见疾病,迁延日久,病程长,中医肺系的哮喘多属于西医学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范畴。临床常见呛咳,咳痰量多,色白,质黏,易咳,平走则气急,夜哮,不能平卧,纳减,口干喜热饮,尿黄,舌淡红,苔薄腻,脉小弦滑数。
辨证分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本案患者咳吐……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8个月前 (01-15) 407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汉洪山区群光广场附近中医门诊:因外感高热致周身轻度浮肿过劳后少尿尿热腰酸痛怎么治?因为工作繁忙未去医院就诊。1月前因过劳后少尿、尿热、腰酸痛遂入院检查肌酐:145umol/L(标准为:44-133umol/L),尿常规:尿蛋白(+),白细胞(+),西医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静脉滴注呋塞米治疗平月,少尿好转,但浮肿时有反复。诊见:面色暗,肢软乏力,下肢浮肿,晨起明显,轻微活动则减轻,过劳后浮肿增加,舌暗红偏紫、……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8个月前 (01-09) 371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汉武昌区书城路中医肾内科门诊:慢性肾功能衰竭兼继发性贫血面色淡白虚浮体胖多汗怎么治?血红蛋白90g/L,尿素氮8.6mmol/L,彩超:双肾功能轻度损伤。诊见:面色淡白虚浮,下肢肿,体胖多汗,易感咽痛,不耐寒热,腰酸肢冷,胃胀纳呆,大便溏泄,月经量稀少,白带多,舌淡胖有齿痕,脉濡。
中医诊断:脾肾阳虚,湿毒内生。
治法:温脾益肾,化湿解毒。
方药组成:黄芪、人参、白芍、茯苓、炒白术、半夏、泽泻、柴……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8个月前 (01-09) 337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汉江岸区附近厉害的肾病中医:老年人右膝关节肿胀疼痛头晕时作伴痛风石怎么调?慢性尿酸性肾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痛风、痹病、白虎历节、脾瘅等范畴,《丹溪心法·痛风》指出:“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血虚”。临床常见全身多关节有痛风石,右膝关节肿胀疼痛,头晕时作,腰酸乏力,面色萎黄,胃纳一般,尿少,大便调,舌淡红见散在瘀点,苔薄黄,脉细。
辨证分析:老年人病程日……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8个月前 (01-09) 433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汉武昌区中南路中医内科病门诊: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年下肢浮肿凹陷不起周身困重中医怎么治?有慢性咽炎史,虽经中西医多方治疗,但尿蛋白始终不减,浮肿反复不消。诊见:患者下肢浮肿,凹陷不起,气短,周身困重,全年周身无汗,口于苦,舌淡红苔黄厚,脉沉。尿常规:尿蛋白(+++)。
中医诊断:虚实错杂,肺脾肾气虚,水饮内停。
治法:益气养阴,祛湿化浊。
方药组成:黄芪、黄精、茯苓、山药、麦冬、山茱萸、莲子、知母、猫……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8个月前 (01-08) 396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汉岳家嘴有位厉害胃病老中医:青年人胃脘隐痛胃部喜按喜暖食少纳呆怎么调?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胃痛、胃痞等范畴。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素体脾胃虚弱等皆可致病。本病病位在胃腑,与脾、肝、肾等脏息息相关,主要分为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脾胃气虚、脾胃虚寒等证型。临床常见胃脘隐痛,胃部喜按喜暖,食少纳呆,大便稀溏,倦怠乏力,舌淡,脉细弱。
辨证分析:脾胃虚寒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证型,多由久病转虚、……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8个月前 (01-08) 398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汉昙华林附近有位中医内科专家:中老年人头胀心慌时有头晕乏力易疲劳怎么调?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高血压病可从中医学眩晕角度辨证论治,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二者在病因病机方面有许多互通之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治疗,需要整体审查,辨证论治,抓住关键病机。
临床常见头胀,心慌,时有头晕,胃脘部下坠感,乏力,多汗,易疲劳,口干,纳食欠佳,入睡困难,小便调,大便干,舌脉:舌苔白,脉沉细数。
辨证分析:老年……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8个月前 (01-07) 441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汉武昌区昙华林附近中医消化内科门诊:上腹胀闷不适恶心泛酸半年余中医怎么治疗?曾口服中西药,初则有效,久服则无效,反而加重。今晨就诊,见其形体消瘦,精神尚可,胸骨及剑突下压痛明显,按之硬,无腹肌紧张,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大便不爽,舌质红、苔白腻,脉滑。胸部正位片、心电图、肝功能检查均正常。腹部彩超示:肝胆脾肾未见异常。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提示:反流性食管炎(中量),胃液潴留。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中医诊……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8个月前 (01-05) 415浏览 0评论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