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多有腰臀疼痛、酸胀的症状,疼痛多自臀部沿大腿后面、小腿后外侧向远端放射,受凉或劳累后会加剧疼痛,走路和改变体位可使疼痛加剧,平卧时病腿抬高受限。坐骨神经痛属中医“痹证”范畴,认为多因寒湿邪侵入筋脉、挫伤、肝肾不足、腰椎间盘疾病所导致,在治疗上主要是通过针灸或者是服用一些散寒除湿、活血化瘀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坐骨神经痛中医还可通过针刺、按摩相应坐骨神经痛的面积和肌肉。此外还可以通过艾灸穴位或拔罐、刮痧等来缓解坐骨神经痛的疼痛。通过这些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活血化瘀、止痛、温经活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散局部炎症的作用。平时卧硬板床,使腰椎处于正常的生理曲度,缓解腰部肌肉痉挛。纠正长时间弯腰或久坐的不良习惯,进行腰部肌肉功能锻炼,如小燕飞或平板支撑,增加腰椎的稳定性。

患者女,56岁。初诊自诉坐骨神经痛五年余,左臀及大腿根部呈放射性疼痛。有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病史,近期左大腿疼痛剧烈,行走困难,平卧则舒,局部有热感,检查为腰椎退行性改变。寐尚安,纳可。望闻问切后辨证认为本病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脂肪肝,继之左大腿疼痛,日益加甚,腑行干结。脉弦数结代,舌红苔黄腻。
辨证治疗:辨证患者系气血乖违,风湿热乘虚而入,合而为痹。治当宣化湿热,活血通络。开中药7剂代煎服,外予以针灸治疗。二诊,患者自诉左下肢痛势已减,尚感酸楚,按之更甚,不利于行。脉小数,舌红,苔薄。拟续宣化湿热,活血通络,并加味搜剔。开中药7剂代煎服,外予以针灸治疗。三诊,自诉服药后肢体酸痛明显减轻,大便正常,空腹血糖6.6mmol/L。脉小弦。再守原方。开中药7剂代煎服,外予以针灸治疗。日前回访,患者服药后,左下肢痛势明显缓解,诸症悉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