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临床 > 疑难杂症科 (第 63 页)
《重订通俗伤寒论》曰:“心主血而藏神,虚则心烦不寐。”失眠多由肝郁乘脾,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暗耗,心失所养;或素体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等所致。临床常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伴精神紧张,烦躁汗出,时有头晕,视物模糊,心慌,双手细震颤,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食欲欠佳,大便正常,夜尿。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
辨证分析:因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致使思虑过度。《冯氏锦囊秘录》云:“心藏神而生血,脾藏意……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年前 (2024-03-29) 146浏览 0评论
0个赞
现代生活节奏和压力的增加,导致人们失眠的困扰越来越普遍。失眠,在中医叫作“不寐”,病名出自《难经·四十六难》。《黄帝内经》中又称其为“目不瞑”、“不得卧”。《灵枢·大惑论》:“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临床常见夜寐差,易醒,伴胃脘部胀闷,大便二三日1次,心烦易怒,口干口苦,时颈部肌肉颤动,舌质淡红有齿痕,苔薄黄根部厚,脉滑。
辨证分析:由肝郁化热,寒热互结于中,气机升降失……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年前 (2024-03-28) 149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汉公正路附近有位疑难杂症老中医:脑梗死后遗症身体疼痛不适不能站立怎么治?体态偏胖,语气低微、含糊不清,流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面色晦暗,双上肢肌力Ⅱ级,双下肢肌力I级,肌张力减弱,双巴氏征(+),脉缓涩无力,舌暗淡、苔白腻。查头颅CT:脑干部伴有低密度影像腹部 B超:未见明显病变。
中医诊断:脾虚痰浊,瘀血内阻。
治法:活血通络,祛风除湿,养血舒筋,补中益气。
方药组成:……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1年前 (2024-03-28) 135浏览 0评论
0个赞
古代中医文献中有很多类似干燥综合征的描述,如《黄帝内经》有“燥胜则干”,《类证治裁》有“精血夺而燥生”,《素问玄机原病式》提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对燥病的特点进行了描述。结合本病的临床特点,故有燥毒、燥痹、周痹等名称。临床常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口干明显,眼干不甚,口腔溃疡时作,咳嗽阵作,痰少,纳可,二便尚调,舌红,苔薄黄,脉细。
辨证分析:形体偏瘦、舌体薄瘦、脉细,素为阴虚之体,近因工作关系,……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年前 (2024-03-27) 156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汉光谷广场附近有位治疑难杂症的老中医:内毒素血症用什么中药方子治疗好?内毒素血症(ETM)是由于大量内毒素集聚在血液中造成的病理生理表现,大量细菌释放或者直接输入内毒素为血液内毒素集聚的主要来源。发热、白细胞数改变、出血倾向、休克以及多器官的损伤为主要临床症状,在临床上死亡率极高,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急腹症指腹腔、盆腔以及腹膜后的器官急剧损伤,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表现。常见急腹症包括急性阑尾炎、消化道穿孔、急性肠……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1年前 (2024-03-26) 160浏览 0评论
0个赞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常常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急性胰腺炎属中医学“胃脘痛”、“心脾痛”、“胁腹痛”、“结胸膈痛”等病症范畴,其病起病急骤,可通过中药、针灸和饮食调理等综合手段,缓解疼痛、促进病情恢复。临床常见胃脘疼痛,伴脘部胀闷、口苦、恶心、纳差,大便不成形,小便黄有沫,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双关滑,右尺沉。
辨证分析:本例胃脘痛,是由湿热蕴中所致。湿热蕴结于中焦、气机脉络失和则胃脘部……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年前 (2024-03-26) 167浏览 0评论
0个赞
心肾相交,心阳依赖肾阳的温养,肾阳亏虚,心阳失养,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心神失养,故见表情淡漠,目光无神,精神萎靡,时有揉眼、打盹现象。临床常见记忆力减退、周身无力、易疲劳,加重伴睡眠欠佳、少言寡语、视物模糊、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慢,小便频,大便干,舌淡苔白,脉沉弱。
辨证分析:本病例中肾阳亏虚,肾精不足,无以充养脑髓,故记忆减退;肝肾同源,肾阳不足,无力支持肝用,肝为罢极……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年前 (2024-03-25) 184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汉石牌岭附近有位擅治糖尿病中医:2型糖尿病用中药治疗效果怎么样有没有副作用?目前,糖尿病的患者数呈快速上升趋势。我国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为主,在患者群中占90%以上。2型糖尿病主要是对胰岛素调控的能力下降,比如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而导致的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主要以西药为主,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有酰脲类,其代表药物如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以二甲双胍主要药物的双胍类;……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1年前 (2024-03-23) 188浏览 0评论
0个赞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作压力的增加、生活环境的恶化,郁证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其发病与肝密切相关,其次涉及心、脾、肾。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肾精不固、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是郁证的主要病机。其中以肝气郁结证、气郁化火证、心脾气虚证、气虚血瘀证等为代表证型。心脾气虚证表现为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面色不华,善太息、失眠、健忘、纳差。
辨证分析:中医认为悲忧伤肺,长期失眠抑郁可耗伤肺气,致肺失宣肃,悲忧更……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年前 (2024-03-22) 186浏览 0评论
0个赞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病因尚不明 确的肺间质性疾病,其病情发展呈进行性加重,致死率较高。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也可伴有咳嗽以及乏力、厌食、低热、消瘦等全身表现。多数患者因病情进行性加重,最终死于呼吸衰竭。
辨证分析:中医学认为,肺间质纤维化大多继发于许多慢性肺系疾病久治不愈以后,其病因可能为肺燥津伤,即由于肺脏自病,气阴重度耗伤所致,如肺痨、肺痈、消渴等,或温热伤津,误治损阴,重伤肺胃津液,以致肺燥津枯、肺……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年前 (2024-03-21) 183浏览 0评论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