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可以通过中药、针灸、按摩、理疗等方法来治疗后背疼痛。 导致后背疼痛的原因有姿势不当、受凉、外伤、肌肉劳损、腰背筋膜炎、胸椎感染,不同的病因需要运用不同的治疗手法,患者最好到医院做一下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再对症治疗,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饮食,尽量以清淡有营养的食物为主。
此病属中医“痹证”范畴。《素问·痹论篇》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患者居近湿寒之处,外感风邪,风寒湿邪侵袭肌表而致本病。风寒湿邪久留机体,易伤阳气,阳气不足,阴寒内盛,不得温煦经脉,经脉血瘀,“不通则通”、“不荣则痛”,故见肩背部疼痛;寒湿伤脾,脾气不足,肢体失养,故见身困乏力;寒则伤阳,卫阳不足,温煦失司,故见畏寒;脾主运化,脾阳虚衰,水湿运化失常,流注于肠,故见大便质稀;脾气不足,脾不升清,日久及肾,肾失固摄,精微物质外溢,留而成浊,故见尿酸升高;阴寒内盛,经脉凝滞,加之湿浊痹阻,故可见关节痛风。由是观之,治以温阳散寒,佐以健脾补肾,祛湿排浊。
肩背疼痛医案一则:
患者,男,32岁。初诊主诉:反复肩背疼痛5年余。病史:患者5年前春季搬至位于江边新屋后开始出现肩背酸楚,遂就诊当地诊所拔罐理疗等治疗,缓解症状,但时常复发。5年来曾多次理疗、针灸、中西医治疗,均未好转,逐渐加重。今特来诊。刻下:肩背疼痛,疼痛剧烈,影响睡眠,遇寒加重,脚踝时有痛风,查尿酸545umol/L,身困乏力,腰酸,畏寒,大便质稀,纳可,舌质淡,苔白,脉弦。二诊:药后身痛、畏寒较前减轻,眠差,舌淡,苔白,脉弦数。三诊:今日复查尿酸450umol/L,踝关节痛风、身背痛、畏寒基本缓解,眠差,舌质淡,苔白,脉沉。四诊:背部稍有疼痛,入夜为著,余症皆瘥,舌质淡苔白,脉沉。再服7剂后,诸证皆除。门诊定期随访,守方随证加减,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