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南路有位厉害的结节病中医:双肺实性结节胸胁胀满咽部异物感口苦口干怎么调?中医认为气滞痰瘀型肺结节的形成与肝郁气滞、肺气不宣、脾虚生湿密切相关。其症状特点为多见胸胁胀满或胸痛痰黏,肺部结节多为实性或磨玻璃实性混合,咽部异物感,口苦口干,舌暗红苔薄腻,脉弦滑。肺结节的情况可能会随着治疗的进行而发生改变,定期复查可以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等变化,判断治疗效果,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调整治疗措施。
辨证分析:中医认为气滞痰瘀型肺结节的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密切相关,主要涉及痰湿凝滞、气滞血瘀等因素。气滞痰瘀互结,循着经络在体内流窜,停留在肺部,就形成肺结节。中医治疗气滞痰瘀型肺结节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不仅关注肺部结节本身,还注重调整人体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平衡。通过疏肝理气、活血化痰散结等治法,改善机体的内环境,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改善结节、预防复发的目的。
中医诊断:气滞痰瘀型肺结节。
治法:理气化痰、散结通络。
方药组成:柴胡、炒枳壳、赤芍、炒薏苡仁、苇茎、桃仁、夏枯草、郁金等。
方解:方中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能够调理肝气,缓解胸胁胀满等症状;炒枳壳可行气宽中除胀;赤芍活血化瘀;炒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苇茎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桃仁活血祛瘀;夏枯草清肝泻火、散结消肿;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诚顺和中医馆)建馆10余年,秉持“诚信为本,顺时养生,和谐健康”的中医文化精髓,坚持“名中医,好中药”的立馆之本,在中医药临床诊疗常见病、老慢病、疑难杂症及健康养生等领域颇具特色,建设和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李轩锦、钟明、徐长化、姜瑞雪、张林茂、王大宪、龚红卫、范平、宋跃进、王儒英、李家发、刘玉茂、高进、段正莉、刘义涛、陈德货、宋恩峰、李瀚旻、梅应兵、张振鄂、汪旭东、何友为、乐芹、曾凡鹏、向贤德、熊勇、廉河清、孔政、吴隆贵、胡爱玲、柳新樵、肖早梅、王垚、丁辛、鲁本堂、黎诗琪、蹇峰、让敏、张波茹、罗天禄、朱长江、陈丽娟、陈必新、周忠明、杨银锋(排名不分先后)等40余位名老中医团队,10余年坚持甄选道地药材,特邀湖北省多位七旬老药师亲手把控药材的进存和煎制,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是武汉卫计委批准成立的正规中医医疗机构,是武汉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是国医大师路志正中医养生实践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实践基地授权,屡获武汉市社工志愿者协会表彰。

咨询预约:027-87878466,手机(微信同号):18627730962
移动官网咨询预约:https://m.chengshunhe.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