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隐痛不适伴大便溏泄5年中医诊断脾胃虚寒中药调理医案一则。脾胃虚寒是中医的一个说法,临床表现主要为脘腹部隐隐作痛、食欲不好、便溏、精神差易疲倦等。西医常见的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神经官能症都属于脾胃虚寒的范畴,以脾失健运、胃阳不足表现的虚寒表现为要点。脾胃虚寒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的方法进行改善,比如适当的吃一些山药,能够起到健脾养胃的效果,而且还可以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另外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健脾胃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期期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不要熬夜。
脾胃虚寒医案一则
患者男,48岁,初诊时主诉:上腹隐痛不适伴大便溏泄5年。一周前因喝冰啤酒后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大便稀溏每日2次,喜温喜按,平时喜喝热水,泛酸,嗳气,精神差易疲倦,经常食欲不振,饮食无味,吃不下东西,胃经常不舒服,胃胀隐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中医诊断:胃脘痛,属脾胃虚寒。治宜健脾养胃,温中散寒。处方:附苓理中汤加减。方组:制附片、党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生姜、茯苓、砂仁。开方7剂中药,水煎服,日一剂。禁忌:绿豆、豆腐、水果、饮料、凉菜及一切寒凉酸性刺激性食品。
二诊:患者诉上腹隐疼消失,大便成型,一日一次,精神好多了,食欲变好,饭量也增加了。续方7剂,以巩固疗效。三诊:诸症基本好转,大便恢复正常,反酸嗳气消失。继服中药月余辨证调理脾胃功能,患者诸症好转,精气神转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