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时发现眼睑和面部水肿发展至全身肾性水肿中医如何辨证用药?肾性水肿是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所致的水肿。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部位,如晨起时发现眼睑和面部水肿,然后发展至足踝、下肢,严重时波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腹水等。
现代医学认为肾炎时,机体出现免疫性炎症,蛋白大量从尿液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腔内进入组织间隙而发水肿;或肾衰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见尿少,体内水钠留而致水肿。本病病理机制比较复杂,临床西药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较大,而中医药治疗凸显优势,因此利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肾燥之证”和“水肿”都是脾肾阳虚,水液不行所导致的病理结果。同时,水肿既是病理结果,又是病理因索。清·叶桂《温热论·外感温热篇》说:“湿胜则阳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腑肿。”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湿邪入侵,人体阳气与之对抗,故湿邪侵人,易伤阳气,更伤脾肾之阳。同时湿邪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阳气郁闭,无法推动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从而加重燥象。再者,津血同源,水肿时津液从脉管溢出停滞于四肢、胸腹,则脉管中血量减少,血液循行滞涩不畅,从而发生血瘀之病变,血瘀易致气滞水停,愈加加重燥象。二者相成,故去水肿当去“燥”证。去“燥”证当用润燥之药。
地点: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中南馆武珞路442号,街道口馆珞喻路39号)
服务热线:027-87878466,微信(手机同号):15607131150
移动官网:http://m.chengshunhe.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