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对慢性肾病的辨证论治中调理阴阳平衡的论述和心得。《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故人之阴阳平和调顺,才能保证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反之阴阳失调,则形成病理状态。
中医治疗疾病的过程也就是调整阴阳平衡的过程,使患者机体内部达到平衡。故临床治疗肾病需非常重视肾阴肾阳的平衡,并且善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即古人所谓的“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