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脾不和胃脘痛上腹部疼痛得厉害伴嗳气反酸腹胀的医案一则。患者女,55岁,初诊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患者在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痛而拒按,于当地诊所行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症状时轻时重。近1月,因饮食不慎症状又作,遂慕名来门诊求治。
诊见:上腹部疼痛加剧,食后痛甚,伴有嗳气泛酸,腹胀满,口干口苦,饮食不多,夜寐尚安,二便自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
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寒热错杂,肝脾不和。治当平调寒热,健脾疏肝。处方:加减半夏泻心汤加白术、茯苓、香附。开中药7剂代煎服。
二诊,服用前方后,胃脘部未见明显不适,无呃逆吐酸,但因昨日进食糯米后今感胃脘部不适,夜寐欠佳,易出汗,口干口苦,二便自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处方:煮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生晒参、白术、茯苓、当归、柴胡、白芍、乌豆、百合、大腹皮、甘草。开中药14剂,代煎服,日1剂。随访半年,病未复发。
【注意事项】本方主要为“肝脾(胃)不和”证而设。临床上非“肝脾(胃)不和”者则非本方所宜。临床应用本方时,患者应注意调畅情志,勿急躁、过怒、忧思过度,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