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多发老年人群,因为老年人群肾亏劳损、易受外伤和寒湿入侵由此致病,直接诱因是中老年人长期负重行走导致足部各组织挤压受损。脚后跟疼可能与活动过多,肌腱关节韧带劳损有关系,也可能与痛风等疾病有关系,也可能与增生性疾病有关系。关键需要寻找病因,对症治疗。生活中注意调养,用温热水泡脚,穿宽松舒适的鞋袜。

足跟痛属中医“骨痹”的范畴,发病原因多与中老年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肾亏导致身体孱弱,外伤致使气血不行、经络不舒,加之寒湿入侵,由此致病。因此,在采用按摩疗法治疗足跟痛时,应以固本培元、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软坚消肿、活血镇痛为主,通过按摩相关穴位和反射区,补益肾气,畅通足部气血,疏经通络,消肿止痛,达到缓解足跟痛的目的。

患者男,65岁。初诊时主诉:双侧足跟痛2年,伴双下肢疼痛半年。2年来无明显原因出现双侧足跟疼痛,走路多时加重,夜间痛甚。半年前又出现双下肢疼痛,畏寒怕冷,时有腰酸疼。检查发现患者足部未见畸形、压痛,舌红嫩,苔薄白,脉沉迟细弦。
诊断治疗:中医诊断为足跟痛。辨证属肾虚骨损,寒滞经络。治法:补肾强骨,散寒通络。对症开方7剂中药。水煎,早晚服。二诊:足跟痛、双下肢疼痛明显减轻,夜间疼痛消失。仍然畏寒怕冷,偶有腰酸痛。据症加减方药后,继服7剂中药。三诊:足跟痛仅在走长路时出现,畏寒减轻,腰酸痛消失。继续巩固治疗半月后,足跟疼痛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