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第 11 页)
小儿多动症可以中医治疗,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方式辅助治疗促进小儿多动症的康复。但是要从根本上治疗小儿多动症Z关键的是需要专业治疗,还要进行必须的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治疗。
因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性障碍和适应不良。因此一旦确诊一定要进行专业行为干预治疗,纠正小儿的不良行为习惯,提高孩子的学……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2年前 (2022-12-10) 377浏览 0评论
0个赞
小孩子尿床可以喝中药改善,中药治疗有效并且副作用小。因为现代医学没有太好的方法去治遗尿,一个方面是用闹钟的方式去叫醒服务,另一个是用一些神经的兴奋药去治疗。这两个方法治疗不如中医药的方式治疗小儿遗尿效果好。
小儿遗尿中药治疗副作用小,疗效长久,同时能改变整体状态,治本,取得的疗效比较巩固。孩子也容易接受,家长也愿意接受。
小儿出现睡中小便频繁自遗,醒后方觉,属中医儿科“遗尿”范畴,又称“尿床”。《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2年前 (2022-12-10) 328浏览 0评论
0个赞
受寒风后身痛往往是由于受风寒后汗蒸引起的,造成了内热、气虚虚热,也有可能不是单纯的感受风寒导致的,还是到骨科先系统检查一下,注意腰部扭伤或腰椎间盘突出影响。
单纯的受寒导致的腰部肩部疼痛的话,拔罐,艾灸,针刺治疗会有一定疗效,可以用中药治疗,中医名为阳虚体痛,中药可用附子汤治疗。
中医系统认为,此为营卫不和,气虚营弱,不荣则痛之证。《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又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2年前 (2022-12-09) 625浏览 0评论
0个赞
在临床上引起痛经有可能是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的肿瘤,还有可能是因为子宫发育异常等,都有可能会导致痛经的现象。所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或者腰骶部疼痛,都会给予很好的治疗。
经行腹痛,是指女性正值月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又称“痛经”。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妇人规》首次提出 “经行腹痛”的病名。本病的病位主要是在胞宫、冲任二脉,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2年前 (2022-12-09) 384浏览 0评论
0个赞
中医认为,平素月经后期,肾虚血少,脾虚气弱,血运不畅,日久涩滞而成瘀,故见经少,色暗,夹杂血块,腰痠等;脾肾两虚,气滞血瘀,冲任、血海不通,经血不得下行而致闭经;经络不畅,不通则痛,则见少腹偶有疼痛;如长期服用激素,失治误治,以致湿毒蕴结,痰浊内生,流注四肢百骸,故体重增加,颜面浮肿;经络不通,肝气不畅,故见情志不舒。
故中医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原则,健脾益肾,补气养血,化瘀调经。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属中医“闭经……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2年前 (2022-12-08) 266浏览 0评论
0个赞
静脉曲张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血管外科疾病。它主要发生在中年人和老年人。
中医上称下肢静脉曲张为筋瘤。 中医中药治疗静脉曲张,通过内服、外用,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内服主要应用健脾利湿、活血化瘀、补益气血等药物。外用中药可以通过外洗中药,减轻小腿的症状,对静脉曲张达到治疗的作用。
《易?系辞》云:“筋乃人身之经络,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处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可见早期的“筋”指广泛沟……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2年前 (2022-12-08) 332浏览 0评论
0个赞
小儿呕吐乃脾胃虚弱,痰食阻滞,胃气上逆,兼有郁热。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虚弱,运化不利,食滞痰阻,致气机不利,胃失和降,上逆作呕,正如《圣济总录·呕吐》云:“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脾胃虚弱,不能受纳腐熟,完谷不化,随气上逆而出,故呕吐物可见未消化食物;《医学六要》曰:“吐涎不止……属脾虚不能摄涎而涎泛上。”
脾在液为涎,脾胃虚弱,运化不利,统摄无权,涎液泛溢,故见入夜流涎;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故纳差;食滞痰阻,易蕴而……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2年前 (2022-12-07) 420浏览 0评论
0个赞
过敏性鼻炎,临床上以突然或反复发作的流涕、鼻痒、喷嚏、鼻塞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鼻鼽”范畴。风邪袭肺,肺为鼻窍,肺经壅滞,鼻窍不通故见鼻塞;肺气壅塞,肺失宣降,鼻窍失利故见打喷嚏;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风邪犯肺,肺失宣发肃降,津液失布外溢,则流涕;风邪外袭,营卫失和,营血郁滞,血行不利,手肘失于濡养,故见手麻。
小儿脏腑娇嫩,病逾半年,损伤正气,风邪疏散不利,邪易留恋,故而鼻鼽时作时止,反复不愈。故治以祛风宣肺、……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2年前 (2022-12-07) 313浏览 0评论
0个赞
上肢水肿一般是一些细胞内和组织间隙间体液失衡的信号。一般都是因为外伤、静脉疾病、毒素或其他一些原因造成的。还可能出现无痛性上肢水肿,伴手,四肢无力、颜面、颈部、生殖器或肠道的非凹陷性水肿。补血治疗和加强营养就可以改善。
双上肢缓慢进展的水肿,包括面部和颈部的水肿,还有头痛、眩晕和看不清东西。建议到肿瘤科做一下相关检查。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脉者血之府也。”人体的经脉是气血运行之通路。《金匮要略》云:“血不利则为……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2年前 (2022-12-06) 504浏览 0评论
0个赞
高脂血症与多种疾病冠心病、脑卒中、肥胖症等密切相关,主要是指血浆中血清胆固醇或甘油三脂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古代文献虽无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病名,对脂质的认识却源远流长,如《灵枢·卫气失常论》指出“人有肥有膏有肉”。《辞源》说“膏是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本病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嗜睡,气短,体倦乏力,胸闷胸痛,手指麻木等不适。
《素问·经脉别论》曰:“……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2年前 (2022-12-06) 310浏览 0评论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