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引起痛经有可能是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的肿瘤,还有可能是因为子宫发育异常等,都有可能会导致痛经的现象。所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或者腰骶部疼痛,都会给予很好的治疗。
经行腹痛,是指女性正值月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又称“痛经”。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妇人规》首次提出 “经行腹痛”的病名。本病的病位主要是在胞宫、冲任二脉,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
中医认为,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如若寒邪直中肝经,经脉之气受损,以致肝阳不足,肝血亏虚,疏泄失常,升降枢机不利,阴阳之气难以顺接,四末失去阳之温煦,从而出现手足厥逆不温、月经量少;冲脉起于胞中而通于肝,肝阳虚寒凝,血行不畅,瘀血内阻,厥阴经脉不畅,不通则痛,故见少腹冷痛。故治以温经散寒,养血活血,行气止痛。
然临床上多见病情复杂、病机交错,故应观其脉症知犯何逆,进行辨证论治,方能效果显著。
坐诊地点: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诚顺和中医馆)
咨询预约:027-87878466,微信(手机同号):15607131150
移动官网咨询预约:https://m.chengshunh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