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与多种疾病冠心病、脑卒中、肥胖症等密切相关,主要是指血浆中血清胆固醇或甘油三脂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古代文献虽无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病名,对脂质的认识却源远流长,如《灵枢·卫气失常论》指出“人有肥有膏有肉”。《辞源》说“膏是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本病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嗜睡,气短,体倦乏力,胸闷胸痛,手指麻木等不适。
《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说明脾主运化,依赖脾的运化功能将水谷化为精微物质,并赖脾的升清和转输将水谷敷布全身,而膏脂的生成和转化皆有赖于脾的健运。
明代张景岳云:“脾强胃健如少壮,则水谷随食随化,皆成气血,唯其不能尽化则为痰。”脾虚饮食不化,则生痰生湿。清代张志聪云:“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肓丰满”,指出饮食摄入过多,超过脾的运化能力,水谷精微转运、排泄、利用失常,化为浊脂滞留血中使血脂升高为患,说明脾失健运,痰瘀内阻是高脂血症发病的重要病机。治当健脾化痰、理气化瘀为主。
坐诊地点: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诚顺和中医馆)
咨询预约:027-87878466,微信(手机同号):15607131150
移动官网咨询预约:https://m.chengshunh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