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武汉中医乳腺科专家李宝玉教授入驻诚顺和! 热烈欢迎中医皮肤科专家高进教授入驻诚顺和! 热烈欢迎中医内科专家刘义涛主任入驻诚顺和!

推荐5个中医按摩手法调理脾胃虚弱,平时自己可以按一按强健脾胃

中医理疗 cshyh 4年前 (2021-11-24) 932次浏览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生活中大多数脾胃不好的患者,主要是以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为主要特征。所以古人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其实,有些肠胃小毛病,通过简单的自我按摩就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按摩是中医里面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案,不仅效果明显,而且没有任何的副作用,价格也比较低廉。
脾胃虚弱想要通过按摩调理可以通过点按穴位,循按经络等来实现。可以点按足三里,阴陵泉,天枢,中脘,脾俞,胃俞等穴位;还可以每天按摩腹部,捏脊,敲打脾经和胃经等。当患者发生脾胃不好时,可以按摩以上5个穴位,患者需要注意按摩治疗,可以起到辅助作用,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发挥效果。另外患者需要注意,在按摩的期间,饮食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和生冷的食物。

以下介绍5种中医按摩手法调理脾胃:
1、捏脊
捏脊疗法通常用于小儿,但对成年人一样有效,适用于消化不良、口臭、胃胀、胃痛、腹泻、萎靡不振、乏力等患者。每日捏1~2遍,坚持1周即可见效。
操作方法: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使肌肉放松,然后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提拿背部正中的皮肤,沿脊柱自下而上,双手交替向前捻动。每捏三下将皮肤提一下,这叫“捏三提一法”。捏起皮肤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适当,不可拧转;且要直线前进,不可歪斜。
2、按摩穴位
首先是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其次是天枢穴。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天枢穴的主治病证包括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胀、腹泻、腹痛等。最后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3、揉脐
一手掌心或掌根贴脐部,另一手按手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每次约5分钟,每日1~2次。此法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多用于消化不良、胃寒、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的患者。
4、擦小腹
两手分别紧贴肚脐两侧,上下来回擦动,发热为止。胃胀、腹痛的病人可选用,每日2~5次。肚脐两侧旁开2寸为天枢穴,这个方法能刺激此穴,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及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积食、呕吐、腹泻、便秘等。
5、捏腿肚
小腿肚内侧有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按捏这一部位,对上述经络所在的穴位均有一定刺激作用。足太阴脾经与脾胃相联,故捏按此处可治疗胃部疾患。当然这仅适用一般胃病,能缓解轻微的胃痛。

喜欢 (1)
cshyh
关于作者: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