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的一款经验方:潜息宁(由肝肾两舒汤化裁所得)。本经验方系由傅山《辨证录》“肝肾两舒汤”化裁而来。方中以天麻理肝经虚风而通血脉为君。钩藤平肝熄风,珍珠母育阴潜阳为臣。桑椹子缓肝而养肝肾之阴为佐。更入菊花清肝熄风,兼清金水二脏,利血脉而和阴为使。全方合清肝、平肝、缓肝、养肝于一方具有平肝潜阳、济水熄风之功效,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于肝风内动之病证。
【功效】育阴潜阳,平肝熄风
【主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症见头痛眩晕,耳鸣目眩,少寐多梦,半身不遂,口眼喎斜,震颤,舌红,脉弦数。
【适应症】用于高血压、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头痛、眩晕等见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者。
【加减化裁】临床从肝辨治高血压,必须“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1、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宜配合降脂祛痰。如平胃散、二陈汤加神曲、麦芽、山楂或胆星、竹茹、竺黄等;
2、高血压合并脑中风。中风有真中风与类中风,邪在脏腑、经络和溢血性、缺血性之分,随证论治、用药;
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要随证加减,才能奏效。
4、高血压合并肾功衰竭:按急则治标原则,须用泻法可能从肠道排出一些氮质代谢产物。然尿毒症患者属久病,里现虚寒,多用温阳降浊,如附子泻心汤、温脾汤之类,以期非蛋白氮下降;若患者烦躁失眠,舌质干红,脉数则浊气郁而化热,可配用黄连温胆汤,有尿闭者,应浓熬,以减少入液量。
5、用本经验方调理高血压,宜配疏肝理气,药如香附、郁金、苏梗、橘叶、青皮之属。肝风初起,肝阳上亢,宜加羚羊角、玄参、丹皮、决明、白蒺藜等,熄风和阳。肝火在上在外者宜清,药配羚羊角、牡丹皮、山栀、黄芩、竹叶、连翘、夏枯草等,肝火在下在内者宜泻,宜配龙肝泻肝汤,当归龙荟丸之类。 补肝,宜加首乌、莬丝子、枸杞子、酸枣仁、山萸肉。镇肝,宜加石决明、牡蛎、龙齿、龙骨、代赭、磁石;敛肝加乌梅、木瓜、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