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七七”,男士“八八”,是男女生理变更较为明显的年龄阶段,常引发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药辨证论治,结合心理治疗,有明显优势,许多病人是可以临床调理的。步入更年期后,肾水缺失无法滋养肝(女子以肝为先天之本),导致肝肾失调,比较终引起五脏失衡。
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根据四诊合参、辩证用药,临床常见以下证型:
01肝肾阴虚。主要临床表现:头晕目眩、目干、容易疲劳、肢体麻木、口燥咽干、失眠多梦、胁隐痛,遗精、腰膝酸痛、耳鸣、舌红、少苔、女子月经量少等。治法:滋补肝肾,育阴潜阳。
02心肾不交。主要临床表现:心烦失寐,心悸不安,眩晕,耳呜,健忘,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舌红,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03肝气郁结。主要临床表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胁、乳房胀痛,痛无定处,脘闷腹胀,纳呆,或焦躁易怒,夜寐易惊,大便于结,舌质微红,苔薄腻,脉弦。治法:疏肝宁心,理气解郁为主。
04脾肾阳虚。主要临床表现:面色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腹中冷痛、腹部胀,久泻久痢,甚或五更泄泻,下利清谷。小便不利、面浮肢肿、甚则腹胀如鼓;或见小便频数、余沥不尽、或夜尿频仍。舌质淡胖而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细弱。治法:温补脾肾。
05肾阴阳俱虚。主要临床表现:耳鸣耳聋,发焦脱落,齿摇稀松,遗精阳痿早泄,月经失调崩漏,或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盗汗,或畏寒肢冷,面色㿠白,夜尿频数。舌红或淡,少苔,脉双尺沉细等。治法:益肾阴,温肾阳,泻虚火,调冲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