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酸楚疼痛5年余中医辨证论治医案一则。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主要的特征有晨僵、关节肿胀疼痛,可能会伴随有发热等症状。从中医的角度上来看,痹证主要是指机体在处于一种比较寒冷、比较寒凉的环境下而导致的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屈伸不利。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注重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每个病人,同一种疾病,不同病程都有其特殊性。应该仔细评价,以制订出其个人的治疗计划。
目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多数采用的是一些祛风湿通经络的药物为主,例如青风藤、海风藤、忍冬藤、鸡血藤、红花、蚯蚓、秦艽、徐长卿、寻骨风等中药。治疗的方法包括中药汤剂,中药药浴,中药饮食,中药外用膏药。具体也是要对症治疗为主,需要到正规医院找中医师辩证调理。
当然还要结合其他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有必要合理饮食,多锻炼,增强免疫力。同时在饮食上避免生冷油腻辛辣食物,饮食清淡,常饮老姜水,多食大枣,核桃,莲子,晚上用热水泡脚半小时,揉搓脚心发热。调整自己的精神健康状态,保持劳逸结合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够让身体有充分的恢复,减少各种压力负担表现。
类风湿性关节炎医案一则
患者男,40岁,初诊时主诉:全身关节酸楚疼痛5年余,西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治疗很长一段时间,疗效均不明显。诊见患者精神疲倦,面色萎黄,四肢及腰酸痛无力,全身关节疼痛而阴雨天加重,嗜睡,失眠,上腹胀满,怕风怕冷,口苦口干,大便稍结,舌红苔白腻,脉弦濡而沉细无力。
辨证论治:系三阴虚寒,气血亏虚而胆胃上逆。治宜补气血填补肾水等。开中药14剂代煎服,配合针灸治疗10次。二诊:精神好转,全身关节酸痛缓解好多,怕风怕冷好转,饭后腹胀,续前方辨证加减,开中药14剂代煎服。三诊:患者诉关节不适明显减轻,精气神转佳,夜间睡眠转佳,白天精神情绪均不错,腹胀消失,口干口苦消失。继续中药辨证论治2个月后,患者检查示:类风湿因子已基本接近正常,血沉也处于正常规范,余各项免疫检查也正常。继用原方14剂,以善其后,日前回访未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