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主要病机是什么?吃什么中药方子治疗效果好?《素问·五常政大论》明确说:“木曰敷和……木曰发……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其病位在肝,中医将其归属于“肝癖”“痰浊”“肥气”“积证”等范畴。从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上来说,肝主疏泄,疏畅人体周身气机。
唐宗海在《血证论》中明确指出:“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这充分表明人体肝脏的正常生理疏泄对于调节和维持人体阴阳、气血及各脏腑的正常生理平衡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肝还具有调节人体精神及情志的重要作用。
《丹溪心法》云:“自气成积,自积成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明确指出情志失调,肝失疏泄,导致气、血、津液、膏脂输布紊乱,痰瘀互结于肝,甚至可能发展成为积聚。肝脏只有正常疏泄,胆汁才能正常分泌。若肝胆失于疏泄或疏泄不利,必然影响胆汁的生成、贮存与排泄功能,肝气郁滞、肝失疏泄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主要病机。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是治疗肝郁气滞的代表方剂,有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效。方中柴胡能疏肝解郁,和解透邪;香附、川芎疏肝行气;白芍养血柔肝;陈皮、枳壳、甘草理气和中,共奏行气疏肝之功。
地点: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中南馆武珞路442号,街道口馆珞喻路39号)
服务热线:027-87878466,微信(手机同号):15607131150
移动官网:http://m.chengshunhe.net/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异议等请联系后台删除。本文仅作为科普参考,具体病症判断和用药方法请找医生咨询。分享本文的目的是传播和学习交流中医药文化。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本文所涉及的方药不可盲目自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