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医内科 (第 159 页)
武汉市黎黄陂路中医院向贤德教授:慢性胃炎隐隐作痛脸色苍白抑郁寡欢怎么治疗比较好?胃痛医案一则:患者女,67岁,初诊诉胃痛8年余反复发作。病史:患者在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痛等诸症,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经过西药治疗后虽然起效,当过后即反复,8年来时好时坏,多方求治效果不显。半月前症状又作,经人介绍慕名来门诊求治。
诊见:胃脘部隐痛,胃气上顶,但上不来,很难受,面白体瘦,观面貌抑郁寡欢样。大便数日1行,初头硬,头顶……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4-30) 420浏览 0评论
0个赞
什么是脾约?脾约的调理方法有哪些?脾约为中医病证名是便秘的一种约,约束之意。脾约指的是脾脏虚弱,而津液少、肠液枯燥、导致的大便艰涩难出的一种病证。《伤寒论》:“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成无己曰:“约者结约之约,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故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脾约。”
脾约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干燥、排出不顺畅、大便干结如羊屎状或者数日不大便、腹……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4-29) 632浏览 0评论
0个赞
中医怎么治疗肝胃不和总是腹胀打嗝饭后胃部不舒消化不好?肝胃不和的症状主要为上腹胀、打嗝、消化能力下降,甚至还会伴有情绪的低落。腹胀不只是胃脘部位胀,可能两侧胁肋部有明确胀的感觉,消化功能也会出现一定异常,比如恶心、干呕等表现。进食食物后也会出现明显的反酸,感觉到有酸水从胃里返上来,也会出现烧灼样的感觉。口腔里还会感觉到有不消化食物的味道,大便也会出现异常,患者可能出现便稀,有的患者也会出现便干情况。
中医认为,肝的功……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部
3年前 (2022-04-28) 586浏览 0评论
0个赞
肾病综合征颜面浮肿痤疮,身体乏力,小便量少泡沫多的医案一则。患者男,21岁,初诊诉肾病综合征。病史:患者在半年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双下肢水肿,无尿频、尿急、尿痛,在某医院做尿常规:Pro3+,BLD1+,WBC1+,24h尿蛋白定量:5.857g,血清TP 48.9g/l,ALB 25.9g/l,TC 9.81mmol/L,TG 3.52mmol/L,诊断“肾病综合征”,并予规范激素等治疗,症状好转出院。半月前,……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4-28) 536浏览 0评论
0个赞
热秘有哪些症状?中医辨证论治腹痛热积肠腑便秘医案一则。热秘是中医便秘主要证型之一。热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热邪蕴结在大肠,导致津液的耗伤,肠道干涩失于滋润,从而大便干燥,难于排出。通常是由患者平时嗜酒,喜食辛辣食物,或热病之后,或者过服热药的人群,均可导致肠胃积热。这类病人应该饮食上多注意,忌食辛辣厚味,宜多用清凉润滑之物,如苹果、梨、黄瓜、苦瓜等。
便秘中医强调辨证论治,热秘证见:大便干结、腹胀、腹痛、脸红、发热、……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部
3年前 (2022-04-27) 761浏览 0评论
0个赞
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有哪些?下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它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不可忽视,需要及时尽早去医院检查并确诊病因。其常见的病因如下:
1、消化性溃疡:患者如果饮食不注意,或服用一些损伤消化道黏膜的药物,都可能引起出血。
2、食管病变:胃酸反流或进食比较坚硬的食物都有可能引起出血。
3、胃恶性病变:胃癌或胃肉瘤等恶性疾病,也会引起下消化道出血。
4、痔疮:如果有痔疮,在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后,就会导……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4-27) 587浏览 0评论
0个赞
湖北省比较好的中医院李家发教授:胃部冷痛受凉加重伴反酸腰冷痛用什么中药方能治好?中药调理胃痛等胃病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医临床上,胃脘痛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各种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胃癌等,其发病多与饮食、情志有关,此外尚有因寒、因热、因虚、因瘀而痛者。《素问》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又如《证治汇补方》言:“服寒药过多,致脾胃虚弱,胃脘作痛。”临症可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式……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4-27) 506浏览 0评论
0个赞
胃痛医案一则:患者,女,42岁。就诊主诉:胃痛8年,加重年余。现病史:缘于饮食不节后出现胃脘部隐痛,曾于当地医院诊断“慢性胃炎”,服用“奥美拉唑、西米替丁”后缓解。年余前因家中琐事缠身、脾气急躁导致胃脘疼痛加重,时作时休,伴空腹及食后嗳气、泛酸,遂慕名而至寻求中药调治。辰下:胃脘胀闷疼痛,时作时止,嗳气,泛酸,身困,纳寐尚可,大便质稀,小便调。舌暗苔白,脉沉。
中医辨证:“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该患者平素饮食失调,……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4-17) 644浏览 0评论
0个赞
辨证论治慢性乙型肝炎HBV感染乏力眼黄尿黄之肝胆湿热型黄疸医案一则。患者男,3岁,初诊诉慢性乙型肝炎肝发现HBV感染3年,乏力、眼黄、尿黄20余天。现症见乏力、纳差、厌油、尿黄、目黄等,进食后自觉腹胀,身痒,睡眠尚可。
西医诊断为“病毒性肝炎 乙型 慢性 重度”。查其舌质稍红,舌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黄疸,属肝胆湿热证,治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处方:茵蒲退黄饮加减,方药组成:茵陈蒿、蒲公英、大黄、山栀子、黄芩……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4-14) 577浏览 0评论
0个赞
痰湿蕴肺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急促咳黄痰的中医辨证论治医案一则。 患者男,71岁,初诊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患者2018年3月初感冒,出现咳嗽、咳痰、气短、呼吸急促,自服感冒药无效,两天后症状加重,咳嗽急促,痰呈稀薄状,略带黄色,并出现活动后胸闷,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坐位后缓解。于当地治疗,既往史:每遇感冒即咳嗽咳痰,长期反复发作。有2型糖尿病病史6年,自服二甲双胍、降糖灵治疗,血糖控制在8-10mmol/L。查体:……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4-11) 699浏览 0评论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