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医内科 (第 163 页)
脾胃科张林茂教授:胃息肉切除后腹痛胀满消化不良明显中药怎么术后调理?胃息肉一般是由于饮食不当、饥一顿饱一顿、过多油腻饮食、常饮酒等不良习惯导致胃粘膜受损所致。如果说患者息肉切除以后,消化不良的症状还比较明显。比方上腹的疼痛、胀满、甚至是便秘、腹泻,这些消化不良症状没有得到改善,那么可以接着吃一些中药。吃中药的好处,一个是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可以有助于创面恢复;再一个中药可以有行气、疏肝、消食导滞的作用,可以……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1-12-27) 1207浏览 0评论
1个赞
有这么一种杀熟的“传染病”,没有什么明显症状,但是,一人得病往往能感染一家,而且,越亲近的人越容易“中招”。造成这种病的罪魁祸首就是——幽门螺杆菌。而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主要的致病因素。常年不受控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可能导致胃癌或胃淋巴瘤的发生。有专家表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40岁以下人群,患胃癌的唯一风险因素。而且,初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年龄较小的人,胃癌发生率会更高!
作为一种传播疾病,因为被感染……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1-12-24) 800浏览 0评论
0个赞
【方名】化瘀消痞汤
【来源】老中医自拟方
【科别】脾胃疾病
【中医病名】心下痞证
【中医证候】脾胃虚弱,寒热错杂
【组成】枳实、黄连、半夏曲、黄芪、茯苓、白术、甘草、麦芽、干姜、厚朴、三七 (研细末分冲)、党参等。
【功用】化瘀消痞,益气健脾。
【方解】方中三七、枳实、厚朴、半夏曲、麦芽、干姜、黄连合用辛开苦降,化瘀消痞、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合用益气健脾。其中干姜、黄连并用,一辛一苦,一散一降,实为治痞之主……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1-12-24) 1115浏览 0评论
1个赞
气喘呼吸困难喘症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医认为脾胃差可以致喘怎么治疗呢?生活中常见许多气喘的患者,受到各种内外因素刺激下会发作喘息加重,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病症。喘症包括所有能够引起喘息的呼吸道疾病,如常见的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等,而不是指西医所诊断的某一个疾病。
喘症多数是因为外邪侵袭,例如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邪壅……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1-12-21) 833浏览 0评论
0个赞
慢性肾炎属于中医水肿、腰痛、虚劳的范畴,其发病主要与肺脾肾三大脏腑相关,肾炎的主要表现为水肿、腰痛、头痛、纳差、乏力,三脏失调影响三焦和膀胱功能。
所谓“慢性”通常是指发病时间长,一般大于3个月,成年人发生的肾小球肾炎很少表现为急性,基本上都是慢性。慢性肾炎可发于任何年龄阶段,其中以青壮年居多,多数起病隐匿,无明显的表现。随着病变发展,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等;部分患者发展为终末期……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1-12-14) 559浏览 0评论
0个赞
长期腹泻可能是受凉或者病因等因素导致的,所以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腹痛或者拉稀等症状。患者可以用中药的方法进行调理,但是也可以用针灸或者按摩的方法治疗,这样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达到缓解腹泻带来的疼痛感。腹泻在临床上又要分为湿热型腹泻还有寒湿型腹泻、脾肾阳虚的腹泻以及伤食型腹泻,每种腹泻的病因不同,所以治疗的时候也会选择不同的方法治疗。
中医以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脾胃受病,则影响脾胃对饮食的消磨和运化,以致清浊……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1-12-08) 577浏览 0评论
0个赞
以腹痛肠鸣,泻下稀溏为主症者,是为中医学之泄泻,其多由脾胃运化失司,湿邪内盛所致。《古今医鉴·泄泻》云:“夫泄泻者,注下之症也。盖大肠为传导之官,脾胃为水谷之海,或为饮食生冷之所伤,或为暑湿风寒之所感,脾胃停滞,以致阑门清浊不分,发注于下,而为泄泻也。”临床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可给予香正气散加减调理,往往可获奇效。
泄泻医案一则:
患者男,38岁。初诊主诉:腹泻2日余。病史:缘于2日前因暴饮暴食后,出现腹痛脘痞,肠鸣……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1-12-08) 497浏览 0评论
0个赞
中医在几千年制伏时疫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黄帝内经》中指出“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概而言之,中医防疫主要为扶正与驱邪两大途径。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理论运用到其中,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理论,运用中药汤饮,增强大众体质,起到良好的扶正祛邪辅助治疗作用。
2021年8月5日,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发布《湖北省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2……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1-12-08) 862浏览 0评论
0个赞
面对新冠病毒肺炎,中医防疫抗疫的方法:艾灸疗法的功效和应用。艾草,《孟子》中道:“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艾草属多年生草本,揉之有香气,叶子羽状分裂,背面有白丝绒毛,对祛湿消毒、止血驱寒、镇静安神、驱赶蚊虫都有良好的效果。艾灸疗法是中医科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之一,主要是将中药艾叶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后,制成艾条或者艾柱等。在艾灸时将艾条或者艾柱点燃,利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熏灸机体相应的穴位,进而达到温经通络、止痛祛湿的作用……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1-12-08) 792浏览 0评论
0个赞
中医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方法:中医经络调理养生疗法祛除湿邪,恢复人体脏腑功能。中医认为肺主气、脾益气,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黄帝内经》上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宣发肃降,肺气郁闭可发生咳嗽、呼吸系统疾病,肺是水上之源,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在疫病期间采用“培土生金法”的原则,疏通脾经、肺经,可有助于恢复脏腑的功能。具体方法简述如下:
1、敲打脾经:新冠肺炎时疫多以湿邪为主要病机,疏通脾经有助于促脾……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1-12-08) 527浏览 0评论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