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医内科 (第 162 页)
肠道菌群与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肝脏的血供主要来源于门静脉,肝脏和肠道之间具有密切的解剖和功能关系,即所谓的“肠-肝轴”,肠道稳态的改变会影响肝脏。
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肠道通透性增加等可造成肠-肝轴失调,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此外,肠道阴性杆菌产生的脂多糖,在细菌过度生长和肠道渗透性增加的情况下会增多,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反应。肠道菌群失调也可以使内源性乙醇产量增加,导致脂肪肝的发生。肠……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1-24) 532浏览 0评论
0个赞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每到冬季就喉痒咳痰伴胸闷的医案一则。患者男,45岁。初诊诉慢性支气管炎,每冬咳,复发3周,伴胸闷,咳嗽剧烈,喉痒,痰多,色白沫,易咯,纳平,口干欲饮。苔微黄腻,舌黯红,脉小弦。曾在某医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用丁胺卡那霉素注射3天,口服先锋6号6天,未见效。
中医诊断:偏痰热型痰饮咳嗽,辨证属痰饮阻肺,遇感诱发,有郁而化热之势,治拟清化痰热宣肃并用。
处方:化痰消饮方加减,方药组……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1-23) 619浏览 0评论
1个赞
冠心病5年,胸闷气短伴胸痛医案一则。患者男,70岁。初诊诉冠心病5年余,近一周胸闷气短伴胸痛复发。病史:患者在5年前突然出现胸痛、胸闷、气短2小时,到某医院治疗,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经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但其后反复发作。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时有胸痛心悸,遂慕名来门诊就诊。心电图提示:亚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现胸痛,胸闷,头痛,气短,心慌,纳可,脉弦细,舌质紫暗,苔根部白厚腻。
中医诊断:证属痰……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1-22) 527浏览 0评论
0个赞
脾胃虚弱患者容易出现各种胃肠道不适症状,主要的症状有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精神不振、便秘、四肢乏力、失眠等。一旦受到生冷、辛辣食物刺激,很容易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中药调理脾胃,同时要保持心情愉悦,适当锻炼身体,做好腹部保暖。脾胃虚弱的患者尤其要注意饮食,尽量多吃健脾胃的食物,调理的效果会更好。
脾胃虚弱属于中医说法,从西医角度分析是因为各种致病因素的刺激,导致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而引……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1-21) 513浏览 0评论
0个赞
肺痈医案一则: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反复咳嗽咳痰中医怎么治?患者女,45岁,初诊诉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反复咳嗽咳痰3个月。有“大叶性肺炎”病史。胸部CT诊断:支气管扩张。西医诊断: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在当地给予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诊见:由于受凉出现咳嗽、咳痰,痰黄粘稠,量多,伴有气急,咽痛,神疲乏力,夜寐欠安。查体:两肺呼吸音粗,两下肺可及少量湿罗音。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中医诊断为痰热壅肺所致肺痈之证。治法:清肺化痰,处方……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1-17) 1092浏览 0评论
1个赞
临近年关,是消化性溃疡高发时期,除了烟酒还要避免食用咖啡、浓茶、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建议溃疡病患者进食要定时定量,不要饿一顿、饱一顿,也不要暴饮暴食。建议无病防病,有病及时就诊治疗。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据早期统计,约10%-12%的人一生中会患消化性溃疡,发病人群更是非常广泛。
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从医院就诊人数来看,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呈一路走高的趋势。
正常胃分泌的胃酸只消化食物,胃粘膜……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1-17) 504浏览 0评论
1个赞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与代谢器官,其承担着分解、代谢体内毒性物质并且阻止细菌代谢产物进入人体循环的功能。
由于肝脏和肠胃道独特的解剖结构,两者之间关系密切。肝脏每3分钟过滤周身血液一次,血液中90%是水,其中70%来自于肠道。所以肠道越干净,肝脏的负担就越轻。
肝脏是结肠和小肠静脉70%血液通过门静脉流入的第一个肠外器官。
因此当肠道菌群失调后,细菌产物就可以通过门静脉到达肝脏,细菌产物刺激免疫细胞,会增加屏障功能障碍……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1-16) 3132浏览 0评论
6个赞
心脏早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患有心脏疾病的人几乎100%都会出现早搏,心脏没有疾病的健康人,也有90%会出现早搏。引起早搏的原因不同,危险性也不一样。
心脏为什么会出现早搏?
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可以自行发出搏动信号。正常情况时,心脏的每次搏动都由窦房结细胞先发出搏动信号,再传递到整个心脏,称为窦性心律。如果在窦房结以外的心肌细胞也发出搏动信号,就会导致心脏提前搏动,称为早搏。
早搏信号有可能来自心室、心房或房……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1-11) 716浏览 0评论
0个赞
据调查,我国的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发病率都会大幅升高!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我们除了防寒保暖之外,还需要特别注意保护血管。
在寒冬腊月里,有时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可能让血管“瞬间崩溃”,大家千万要小心。
动作一:起床太猛。早晨6~10点是血压的“危险期”,约40%的心梗、29%的心脏性猝死都发生在此时。如果清醒后猛然起床,很可能造成血压突然升高,易导……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1-07) 616浏览 0评论
1个赞
支气管哮喘,反复咳嗽、喉间哮鸣10余年的辨证论治方法。患者男,29岁,初诊诉哮喘,主诉:反复咳嗽、喉间哮鸣10余年,每遇气候突变易发,冬季尤著。在当地治疗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10年来反复发作。近来咳嗽剧烈,时有夜间喉间哮鸣,咳痰不多,色黄质稠,咽部时痒,无发热恶寒。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中医诊断:哮病,属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之热哮。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处方:定哮汤加减。
方药组成:炙麻黄、杏仁、甘草……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1-05) 552浏览 0评论
2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