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痰湿蕴肺型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的医案一则。患者男,70岁,2018年初诊。病史:患者在半月前感冒,出现咳嗽、咳痰、气短、呼吸急促,自服感冒药无效,两天后症状加重,咳嗽急促,痰呈稀薄状,略带黄色,并出现活动后胸闷,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坐位后缓解。在当地静点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双黄连注射液等,治疗8天,夜间呼吸困难减轻,其余症状有缓解但未能消除,为求中医调理遂慕名来门诊求治。
诊见:咳嗽、咳痰、痰色略黄,质粘稠,不易咯出,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出汗、疲乏、食纳不佳,二便调,睡眠可,舌质暗红苔白厚,脉沉滑。既往史:每遇感冒即咳嗽咳痰,长期反复发作。有2型糖尿病病史6年,自服二甲双胍、降糖灵治疗,血糖控制在8-10mmol/L。查体:血压:135/90mmHg,面白无华,叩诊两肺呈清音,双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心率82次/min,理化检查:胸片:慢支炎并右下肺感染。随机血糖:13.2mmol/L;BNP:25ng;心电图示:大致正常。
中医诊断:咳嗽,证属痰湿蕴肺。治宜清肺化痰,健脾利湿。四子养亲汤加减。
处方:白芥子、苏子、莱菔子、葶苈子、连翘、桑白皮、杏仁、厚朴、地龙、桔梗、茯苓、泽泻、半夏、陈皮、紫菀、鱼腥草,开中药7剂,代煎分服,日1剂。配合竹沥水20mltid,西药诺和龙1mgtid(饭前15分钟服),拜糖平50mgtid(与饭同服)。慎起居,调饮食,戒烟。
二诊,服药后咳嗽、咳白色粘痰,易咯出,仍气短,动则尤胜,无胸闷,出汗减少、乏力、食纳转佳,二便调,睡眠可,舌质暗红苔白,脉沉滑。继续清肺化痰,健脾利湿治疗,处方如下:桑白皮、苏子、莱菔子、葶苈子、连翘、桔梗、茯苓、泽泻、半夏、陈皮、五味子、紫菀、白术、杏仁、百部、川芎、甘草。开中药7剂代煎服。
三诊,患者咳嗽、咳痰明显减轻,痰白易咯出,无气短气急及胸闷,出汗少、仍神疲乏力、食纳佳,二便调,睡眠可,舌质暗红苔白,脉沉滑。处方如下:苏子、莱菔子、葶苈子、白术、茯苓、泽泻、半夏、陈皮、党参、川芎、桔梗、枳壳、怀牛膝、丹参、山药、甘草,开中药7剂代煎服,嘱坚持调理。
【注意事项】此方降气作用甚强,只宜暂服,不宜久服,症状缓解后,需配合健脾益肺补肾之剂。注意起居饮食的调护,饮食不宜甘肥、辛辣及过咸,嗜酒及吸烟等不良习惯尤当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