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医内科 > 哮喘 (第 7 页)
武汉诚顺和名中医王大宪:胸闷咽干反复发作性气促喘息用中药方有效?哮证医案一则:患者,男,34岁。初诊主诉:反复发作性气促喘息20余年,加剧1月。患者自幼有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病史,13岁开始每年发作,春秋季尤甚。近1月来呈持续性发作,使用解痉平喘等药物后无明显效果。症见胸闷气促,咽干,咳嗽,畏寒,纳欠佳,二便调,夜寐欠佳。舌暗苔薄白,脉弦细。两肺可及散在哮鸣音。中医诊断为哮证,气滞血瘀证;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治拟……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2年前 (2022-12-07) 320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汉治喘症厉害的中医王大宪:咳嗽咯痰喘息30年肾不纳气中医怎么治?肾不纳气喘证医案一则:患者,男,73岁。初诊主诉:反复咳嗽、咯痰、喘息30余年,加剧1月。患者既往有吸烟史50余年,1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喘息加剧,使用解痉平喘等药物后无明显效果。症见咳嗽喘促,动则喘甚,咯痰色白清稀,面青肢冷,口唇稍绀,双下肢轻微浮肿。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喘证,肾不纳气证;西医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拟止咳平喘,温……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3年前 (2022-10-22) 391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昌中南路厉害的中医专家罗天禄:哮喘气喘憋闷反复发作中医怎么治疗?作为哮喘病患者,应该对中医辨证论治有所了解,遵循医嘱服药。中医认为哮喘病机与气机升降失调等相关,故中医对于哮喘的治疗主要在于理顺气机,可以从三个方法论治。其一,宣畅肺气法,治则当用宣浊,以宣通肺气,常用射干麻黄汤加减、麻杏石甘汤加减等中药汤剂。其二,通降肺气法,治则当用降气,以通降肺气,常用苏子降气汤加减、宣白承气汤加味等中药汤剂。其三,补肾纳气法,治……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3年前 (2022-09-22) 499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汉哮喘中医院内科医生罗天禄:哮喘反复发作3年伴有腹胀中医怎么治疗?哮喘发作的根源是伏痰,伏痰是由肺、脾、肾功能失调所造成,中医认为治疗哮喘需从根源入手,故补肺、脾、肾从根本上排出痰饮,常用中药浙贝母、细辛、瓜蒌、前胡、半夏等。若伏痰长期伏肺,使哮喘反复发作,导致血行不畅而瘀血,造成痰瘀互结,治以活血化瘀,常用中药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中医治痰瘀的同时,也要注意疏利气机、畅通气道,常用中药葶苈子、青皮等,取得非常……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3年前 (2022-09-15) 519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汉街道口中医馆内科罗天禄:支气管哮喘反复咳嗽气喘流清涕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认为哮喘是常见且不易根治的疾病,哮喘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其哮喘发作期时咳嗽、喷嚏、清涕等症候,故治以清热宜肺,化痰平喘,开中药方以苍耳子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之;哮喘缓解期时咳嗽、胸闷、气短等症候,故治以益气固表,益气健脾,开中药方以射干麻黄汤合小青龙汤加减治之,通过中医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中药配伍,切忌蛮补。
支气管哮喘医案一则:
患者女,2……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3年前 (2022-06-28) 366浏览 0评论
0个赞
湖北省中医院内科李轩锦教授:反复发作性气促喘息腰酸肢冷夜尿频吃什么中药?脾肾阳虚哮证医案一则:患者,男,75岁。初诊主诉:反复发作性气促喘息60余年。患者自幼有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史。反复发作,长期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等治疗。症见咳嗽时作,气急喘促,动则尤甚,咯痰色白质粘,腰酸肢冷,夜尿频。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
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诊断为哮证,脾肾阳虚证;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治拟温肺平喘,补肾纳……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3年前 (2022-06-21) 419浏览 0评论
0个赞
武汉看中医哪家好?中医李轩锦治反复咯痰咳嗽喘息30余年肾不纳气喘证医案一则。喘证医案一则:患者,男,74岁。初诊主诉:反复咳嗽、咯痰、喘息30余年,加剧1月。患者既往有吸烟史50余年,1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喘息加剧,使用解痉平喘等药物后无明显效果。症见咳嗽喘促,动则喘甚,咯痰色白清稀,面青肢冷,口唇稍绀,双下肢轻微浮肿。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喘证,肾不纳气证;西医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3年前 (2022-06-21) 415浏览 0评论
0个赞
气滞血瘀引起支气管哮喘6年,胸闷气促,咽干咳嗽畏寒的辨证论治医案一则。患者男,32岁,初诊诉反复发作性气促喘息6年余。病史:患者自幼有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病史,6年前开始每年发作,春秋季尤甚。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6年来多方求治效果不显,近1月来呈持续性发作,使用解痉平喘等药物后无明显效果,遂慕名来门诊求治。
诊见:胸闷气促,咽干,咳嗽,畏寒,纳欠佳,二便调,夜寐欠佳。舌暗苔薄白,脉弦细。两肺可及散在哮鸣音。
中……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3-05) 875浏览 0评论
0个赞
气滞血瘀型哮证支气管哮喘20年反复发作性气促喘息,每年春秋季发作的辨证论治医案一则。患者男,42岁,初诊诉支气管哮喘20年,反复发作性气促喘息,近一月症状加剧。病史:患者自幼有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病史,20年前开始每年发作,春秋季尤甚。近1月来呈持续性发作,使用解痉平喘等药物后无明显效果,遂慕名来门诊求治。
诊见:胸闷气促,咽干,咳嗽,畏寒,纳欠佳,二便调,夜寐欠佳。舌暗苔薄白,脉弦细。两肺可及散在哮鸣音。
中医……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2-22) 614浏览 0评论
1个赞
支气管哮喘,反复咳嗽、喉间哮鸣10余年的辨证论治方法。患者男,29岁,初诊诉哮喘,主诉:反复咳嗽、喉间哮鸣10余年,每遇气候突变易发,冬季尤著。在当地治疗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10年来反复发作。近来咳嗽剧烈,时有夜间喉间哮鸣,咳痰不多,色黄质稠,咽部时痒,无发热恶寒。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中医诊断:哮病,属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之热哮。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处方:定哮汤加减。
方药组成:炙麻黄、杏仁、甘草……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1-05) 502浏览 0评论
2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