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武汉中医乳腺科专家李宝玉教授入驻诚顺和! 热烈欢迎中医皮肤科专家高进教授入驻诚顺和! 热烈欢迎中医内科专家刘义涛主任入驻诚顺和!

背胁肋处起水泡灼热疼痛难忍,带状疱疹武汉中医辨证论治医案一则

带状疱疹 cshyh 3年前 (2022-03-02) 754次浏览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背胁肋处起水泡灼热疼痛难忍,带状疱疹武汉中医辨证论治医案一则。带状疱疹的患者在初期可能会出现轻度乏力、低热、不想进食、局部皮肤可能会有灼热的感觉,对于大多数的带状疱疹患者,会伴有一定神经痛的表现。带状疱疹中医命名为蛇胆,或蛇串疮,此病多由情志内伤,肝气郁结化火,火毒外泛肌肤,或脾失健运,蕴湿化热,湿热蕴结皮肤所致。老年人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滞血瘀,肌肤失养,也可导致本病。
中医治疗本病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论治,选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的药物治疗,中医拔罐疗法和放血疗法也有很好的疗效;外用药物可以起到抗感染、止痛或促进水疱干涸的作用。带状疱疹的患者如果疼痛剧烈,皮肤表面没有明显的水疱而是以丘疹为主,人也比较烦躁不安,可以选择龙胆泻肝汤来进行治疗。如果疱疹数量比较多,水疱比较大,这种主要是脾虚湿热型的带状疱疹,可以使用胃苓汤来进行治疗。同时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能吸烟,不能喝酒,不能劳累。
带状疱疹医案一则
患者女,47岁,初诊时主诉:左背胁肋处起水泡疼痛一周,疼痛甚以致夜不能寐、伴灼热感,口干欲饮,大便秘结,舌红苔薄白,脉细。
辨证论治:系热毒蕴结所致带状疱疹。治法:清热解毒,养血安神。对症开方7剂中药代煎服。二诊:患者药后后背疼痛明显好转,已消肿,夜寐不安,苔薄白,脉细。辨证后继服中药7剂。三诊:患者自述背部、胁肋处疱疹已退,不痛不痒,睡眠稍改善,苔薄白脉细。继服中药7剂。四诊:皮损已好转,患者睡眠质量提高,胃口佳,无不适症状。嘱咐服药一周巩固治疗。
按:初诊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治则,重用蒲公英,苦寒,善清热解毒,消痈散疖,能治内外热毒疮痈,兼利水通淋,泄下焦之湿热。二诊时,疱疹疼痛肿痛已明显改善,因此继服一周,增加养心安神之品。至三诊时,蛇胆症状已几乎好转,以失眠为主要病症,因此换方,以养阴安神为主。四诊时,患者自述几乎无不适之感,嘱咐其仍需饮食清淡,再服用一周以巩固疗效。

喜欢 (0)
cshyh
关于作者: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