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属祖国医学的头风、偏头痛、脑风、面痛等范畴,多由脉络空虚,或痰浊上逆,或瘀血阻络,直扰清空,致使经络滞涩,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故取局部及邻近穴位,旨在疏通经络,化痰降逆,行瘀开窍,取通则不痛之效。通过临床观察表明,针刺确有较好的止痛和治疗效果,且简便安全,,副作用低,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较为理想的方法。

患者女,52岁,初诊诉左面颊部疼痛3年余,每次疼痛持续数秒,曾在多家医院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2、3支),经穴位封闭及口服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近半年来,疼痛次数渐增,呈阵发性、电击样、刀割样剧痛,每日发作20余次,每次疼痛持续约1-2分钟,刷牙、进食、说话均可诱发。诊见:神疲,面黄,表情痛苦,舌质红,苔黄,脉沉数。其疼痛部位为左侧三叉神经2、3支分布区域。
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2、3支)。治法:疏通经络,化痰降逆,行瘀开窍止痛。针刺取穴:阳白、鱼腰、四白、颧骨、下关、夹承浆( 以上穴位均取患侧) 。
针刺方法:
2支痛:取四白、颧骨戮穴。用1寸毫针,从四白穴直刺入约0.2-0.3寸左右,待出现触电样针感时, 轻轻捻转10 次左右,再用2寸毫针,从颧骨穴直刺入约1寸左右,待出现触电样针感,扩散整个面颊部时,捻转10次左右。
3支痛:取下关、夹承浆穴。用2寸毫针,从下关穴直刺入约1寸左右,待出现酸、麻、胀感时,捻转10次左右,再用2寸毫针,从夹承浆穴斜向前下方刺入1寸左右,待出现触电样针感时,捻转10次左右。
上述方法针刺治疗,每次留针40分钟,每日1次,针刺治疗4次后疼痛减轻,7次后疼痛明显减轻, 每日发作10次以下,针治18次后疼痛完全消失,随访至今未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