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武汉中医乳腺科专家李宝玉教授入驻诚顺和! 热烈欢迎中医皮肤科专家高进教授入驻诚顺和! 热烈欢迎中医内科专家刘义涛主任入驻诚顺和!

高血压病的中医养生的3个简便易做、效果较好的方法

老年养生 cshyh 3年前 (2022-05-17) 700次浏览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高血压病的中医养生的3个简便易做、效果较好的方法

1、起居有常、饮食合宜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卧起有四时早晚之分,安居要有规律,要求人们做到“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千金要方·养性第一》亦云:“是以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反之,若“起居无节”、“以妄为常”,则会耗伤人体正气,诱发疾病。

起居规律有常,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吕氏春秋》中提到:“凡食无疆厚味无以烈性重酒。”即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等论述,告诫人们注意调摄饮食起居,适度、持之以恒的锻炼,是健康长寿,却病延年的重要手段。《黄帝内经》中的“饮食有节……度百岁乃去”,“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告诫高血压患者进餐必须要有规律,一日三餐应做到粗细搭配合理,多吃维生素和纤维素多的食物,保持营养摄入均衡,才能起到控制血压的作用。

2、情志舒畅、合理运动

许多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病与性格和情绪关系密切。急躁、易怒、易激动性格容易罹患高血压病。经常性情绪紧张和持续的应激状态,对高血压的致病作用也不容忽视。《黄帝内经》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情志失调、长期的焦虑、紧张和恐惧是高血压病发生的原因之一。人在暴怒的时候最伤肝,因肝的疏泄失常,造成气机内郁,久而久之,化为火,当肝火上腾时,血压就会突然升高;暴怒伤身,过喜则会伤心,心气涣散时,就会运血无力,血行不畅通,瘀滞血脉,导致眩晕,引发此病;当人过于忧思时,伤及脾,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蓄积在体内,容量增加,引发高血压。所以情志舒畅,对防治高血压病尤为重要。做到精神乐观、心境清静、性格平和、娱乐适中,是人们健康的内在要素。

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使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下降6~10 mmHg,舒张压下降4~8 mmHg。Petrella等通过分析39项运动降血压的研究发现,运动训练的降压作用在性别上无差异。运动训练可以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13 mmHg和18 mmHg。中等强度的有氧耐力运动最为适合,因为此时给高血压患者带来的益处最多,而没有过多的不良影响。运用疗法降压效果最好的人群是轻度高血压患者。

合理的运动对降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有氧耐力运动外,传统的养生功法也是不错的选择。传统养生功法是一种强度较低的运功,结合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强调内外兼练、柔和、缓慢,供能方式为有氧代谢运动。其中八段锦在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上效果明显。它是一套根据脏腑和相应病症而设计的形体与呼吸相结合的健身法。主要作用是减少体脂,降低血糖、血脂以及血浆中胆固醇,调节体质量,从而控制血压。孙思邈认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强调运动养生贵在得体[10]。

3、针灸按摩、“亦治亦辅”

针灸按摩是中医养生法中具有特色和疗效的方法之一。《庄子》中说孔子“血所谓无病自灸也”的论述,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灸法保健可以治未病。当血压升高时,及时按摩印堂、风池、合谷、内关、涌泉、丰隆、大椎、太阴、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穴可以达到降血压作用。当血压升高较快时,应快速按摩耳后的降压沟、头顶的百会穴、胳膊肘外侧的曲池穴10~20 min。这3个穴位主要的作用是平肝熄风。

百会穴是连接手足三阳,百脉交会之处,故又名“三阳五会”。按摩此穴位能够平衡阴阳之气,通达阴阳脉络,从而缓解头晕目眩。再者,高血压正是“风邪气滞”,曲池穴具有游走通导、清热祛风、行气血的作用。通经络降压都可以疏通经脉、控制血压。这些穴位即可按摩,亦可针刺。按摩因为可操作性强,及学习,方便简洁,患者可以自行完成。在针刺按摩治疗高血压时,针灸和按摩既可以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主治,也可以作为高血压治疗的辅助方法,所以“亦治亦辅”。

喜欢 (0)
cshyh
关于作者: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