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失眠在女性中较常见,常因情绪和环境影响而加重失眠,进一步影响情绪稳定,形成恶性循环。《医效秘传·不得眠》指出:“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安卧,若阴虚为阳所盛,则终夜烦扰而不眠也。”因此,失眠的主要病机为“阳不入阴”,失眠病理因素繁多,可总括为以下三点:一为阴虚不足以敛阳;二为阳盛阴气相对不足,致阳气浮越;三为邪阻,即病理产物或病理状态阻碍了“阳入于阴”。更年期病位在心、肝、肾、心神;病性虚实夹杂,以气滞、阴虚、热为主。
更年期失眠是指女性在更年期出现的一种持续睡眠质或量不满意的生理障碍,可同时伴有紧张、焦虑、头晕、烦躁、心慌、出汗等症状,严重影响人的情绪、行为和认知力,影响正常社交,甚至出现人格障碍。更年期失眠属于中医学中“绝经前后诸证”“不寐”范畴。
更年期失眠中医怎么调理?
1.药膳粥:
桂圆莲子粥
食材:桂圆肉(龙眼肉)20克,莲子30克,大米100克。
方法:将莲子捣碎,和桂圆肉、大米煮成粥,临睡前两小时服用。
适应症:桂圆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子补脾、养心、益肾。适用于心脾两虚失眠兼心悸健忘、神疲肢倦、大便溏泄、面色少华者。
百合红枣粥
食材:百合20克,红枣20枚,绿豆50克,大米50克。
方法:先煮绿豆至半熟,放入百合、红枣和大米,再煮成粥服食。早晚各一次。
适应症:百合清心安神,红枣养胃健脾,绿豆清热除烦。适于夏季失眠及妇女更年期失眠伴有心悸、心烦、潮热、自汗者服食。
2.按摩穴位
每天经常按摩太阳穴、百会穴等穴位;或者用保健木梳经常梳头;或者用手掌摩擦肩部以及使手肘、手腕、髋部、膝、脚踝等各处关节生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放松、催眠的效果。此外,针灸、耳穴压豆、埋线等穴位刺激方法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功效,均可有效改善睡眠。
3.中药熏蒸疗法
采用中医传统外治法,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经络原理。足为足三阴经(脾、肝、肾)之始,又是足三阳经(胃、胆、膀胱)之终,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密切。可取磁石、菊花、黄芩、夜交藤。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每晚1次。
建议更年期女性养成相对固定的睡眠习惯很重要。每晚固定时间上床睡觉,早上固定时间起床,不熬夜,不赖床。规律的生活习惯会让人体形成固有的生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