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女性每个月都会来月经,部分女性很可能在月经期间感觉身体特别不舒服,在月经期有下腹发胀、腰酸、乳房胀痛、轻度腹泻、容易疲倦、嗜睡、情绪不稳定、易怒易忧郁等现象。这些均属于正常现象,可以通过自我的调养达到月经期保健的目的。如若出现月经不调等问题,从中医角度来讲气血虚弱,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宫寒,都会导致月经不调,可以通过中医对症给予中药调节。
女性经期如何保健呢?
1、饮食调养。月经期因经血的耗散,更需充足的营养;饮食宜清淡温和,易于消化,不可过食生冷,因寒使血凝,容易引起痛经,以及月经过多或突然中断等。不可过食辛辣香燥伤津食物,减少子宫出血。要多喝开水,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摄入大量的钙有益于女性月经周期减少肿胀、痉挛、易怒和情绪摇摆等问题,因此月经周期不稳定者应注意补充钙元素,其中酸奶、牛奶、海带等海产品,豆制品,甘蓝菜,花椰菜中都富含钙元素。
2、注意卫生。经期要保持外阴清洁,每晚用温开水擦洗外阴,不宜洗盆浴或坐浴,应以淋浴为好;卫生巾、纸要柔软清洁,内裤要勤换、勤洗,洗后开水烫一下,并在太阳下晒干后备用;月经垫子宜用消毒纱巾及卫生纸。大便后要从前向后擦拭,以免脏物进入阴道,引起阴道炎或子宫发炎。
3、情绪稳定。情志异常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而精神情绪对月经的影响尤为明显。故经期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避免不良刺激,以防月经不调。
4、劳逸结合。经期可照常工作、学习,从事一般的体力劳动,可以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腰背酸痛及下腹不适,但应避免重体力劳动与剧烈运动,因过劳可使盆腔过度充血,引起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及腹痛腰酸等;并保证充足睡眠,以保持充沛精力。
5、避免房事。月经期,子宫内膜剥脱出血,宫腔内有新鲜创面,宫口亦微微张开一些,阴道酸度降低,防御病菌的能力大减。如此时行房,将细菌带入,容易导致生殖器官发炎。若输卵管炎症粘连,堵塞不通,还可造成不孕症。也可造成经期延长,甚至崩漏不止。因此,妇女在行经期间应禁止房事,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