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疗拔罐对内外妇儿等疾病患者特别友好,尤其对颈肩腰腿痛、感冒、头痛、咳嗽、带状疱疹等疾病有显著疗效。拔罐可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清热降火、解毒泄浊、扶正固本等功效。根据疾病的性质,还有不同拔罐的方法:包括闪罐、走罐、留罐、留针罐、刺络拔罐、药罐等。
合理拔罐还有以下作用:
1、缓解肌肉疼痛
人体在剧烈运动后,会有大量的乳酸积聚,一般在1~3天达到高峰,故会产生延迟性肌肉酸痛症。而拔罐可以避免乳酸在体内沉积并阻塞经络,对预防和缓解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有疗效。
2、刺激穴位,减轻不适
不同的穴位对应不同的腑脏,拔对了则能缓解相应不适。
如:拔胸口的膻中穴能够疏肝理气,放松心情,减轻呼吸肌紧张,提高呼吸效率等;风寒咳嗽可以拔风门穴,风热咳嗽则是搭配大椎穴;肩颈头痛时,可以拔肩井穴、肩外俞、肩中俞。
3、驱寒除湿
中医把湿气、寒气称作“邪气”,通过拔罐,可以促使这些有损健康的邪气透过皮肤组织顺利排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寒湿重的人都可以通过拔罐来祛除。如果寒湿只是进了皮表、肌肉,那么拔罐是有效果的。在湿气还没严重进入到脏腑之前,用拔罐的方式是可以祛除的。但对于内湿,拔罐则效果不大,需要健脾胃来达到祛湿的目的。
温馨提示:体质过于虚弱的小伙伴别想通过拔罐“补气”,更可能会越拔越虚。同时,孕妇、年老体弱、有心脏病、皮肤病、血友病、严重肺气肿的人应尽量避免拔罐。拔罐不宜在过饥、过饱、饮酒后、疲劳、精神紧张的情况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