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乳腺肿瘤的中药方:乳岩汤的方药组成、功效、方解及加减化裁方法。
【方名】乳岩汤
【来源】老中医自拟方
【科别】肿瘤
【组成】 鳖甲、莪术、山茱萸、生地、熟地、猫爪草、冬凌草、佛手、百合、薏苡仁等。
【功效】养阴散结,清热解毒
【中医病名】乳岩
【西医病名】乳腺良、恶性肿瘤
【中医证候】热、毒、瘀结,耗伤阴液之证
【加减化裁】阴液亏虚较著者加北沙参20g,二冬各20g,五味子5g;阴虚火旺者加胡黄连10g,地骨皮10g;反酸、胃脘痛者加黄连6g,吴茱萸2g;睡眠差者加生熟枣仁各20g,远志10g;胁肋部疼痛者加田基黄20g,夏枯草20g;腰痛或肿瘤骨转移者加补骨脂20g,豨签草20g,海桐皮20g;纳呆者加草豆蔻10g,炒谷、麦芽各10g;咳嗽咯痰者加紫菀20g,款冬花20g,百部20g。
【方解】方中鳖甲、山茱萸、生熟地滋阴填髓,共为君药,以养阴固本。莪术配鳖甲破血散结,佛手归肝经行气解郁,协助莪术散结之效,三者合用补中寓泄,补而不恋邪,泄而不伤正。猫爪草、冬凌草清热解毒,以解余毒(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二者有抗癌细胞、抑制癌细胞扩散的作用),以上四味合为臣药。百合滋阴养肺,可防放、化疗等热毒伤阴之虞,为佐药之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该药含有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有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薏苡仁健脾利湿,一方面健脾以扶正,有治未病之意:“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另一方面,作为引药,使邪有去路,使瘀毒、药毒从小便而走,为使药之用。
【主治】乳岩(各型乳腺良、恶性肿瘤):热、毒、瘀结,耗伤阴液之证。症见乳房肿块,或单发或多发,或单侧或双侧,亦可见累及腋下淋巴结,初期多无痛,包块质地坚硬,与皮肤粘连,活动度差,皮肤表面可见橘皮样改变,严重者表面溃烂渗出恶臭脓液或血性脓液;或手术切除术后,或接受放、化疗后见形体消瘦,口干口苦,两颧泛红,神疲乏力。口唇紫红,舌质樱红有瘀斑,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或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