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第 28 页)
中医文化,谈的是中医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其中各种机杼非一言可以蔽之。但就中医与西医两种广为传承的医学而言,它们形成于两种文化的背景之下,两者有着完全不同的可以区分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西医把人放在手术刀下来认识,把人放在显微镜下来认识。人有病就在人体之内找原因,显微镜识有形之物。
中医人放在天体中来认识,把人放在时间空间中的来认识,人体与天体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人体本身是表里相连、……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1-11-23) 746浏览 0评论
1个赞
张仲景,名机,辞官业医,博采众方,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邓州人)。
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建安年间,他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1-11-23) 1075浏览 0评论
0个赞
李玉奇教授,1917年生人,出生于辽宁银州(今之铁岭)。
他天资聪颖,机敏过人,饱读诗书,过目而不忘,十余岁便通读四书五经,并于乡试大考独占鳌头。他爱好绘画艺术,并亲受两位书法大家指导,欲想走此途径而通幽。然而又受其外公影响和感染,看到当时许多百姓身染沉疴痼疾,备受疾病煎熬,济世活人之术确实崇高无暇。为解苍黎之苦,他不择仕途,发奋学医济世,毅然拜在银州名医明星垣先生门下,同时加入铁岭医士讲习会,孜孜七载寒窗,刻苦攻……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1-11-23) 955浏览 0评论
0个赞
孙思邈 唐代医药学家
孙思邈(541年—682年,存在争议),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相传为楚大夫屈原的后人。孙思邈是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和养生学家,著有医学专著《千金要方》,被后世尊奉为“药王”。
孙真人自幼聪颖好学,敏慧强记,他7岁时每天能背诵一千多字,人称圣童。孙思邈的家乡在长安附近,长安为秦汉时期的文化中心,在当时也是东西魏之间战争的后方,当时的战乱对其历史文化的破坏不大。在这种条件下,孙思邈有机会……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1-11-23) 1104浏览 0评论
0个赞
李辅仁,男,现87岁,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李辅仁主任医师1919年6月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幼年曾读私塾,少年时一边在学校读书,一边随父兄学习中医,诵读《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诀》等中医启蒙教材及《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经》等中医经典,父兄诊务繁忙时还经常帮忙抄方。
1939年拜京城名医施今墨为师,成为施老为数不多的入室弟子,并同时就读于施今墨先生创办的华北国医学院,于1941年毕业。在此期间……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1-11-23) 993浏览 0评论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