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衡甫(1893-1968),字秉钧,号晴谷;城关镇义井人。湖北当代名中医。
其幼年丧父,毕业于城南高等小学堂,二十岁时从其舅父熊清溪学习中医。熊乃当时县内名医,祖父从师四年,得其真传。出师后,他即在城关镇义井行医兼营药店,号“胡长春”。勤奋好学,行医之余,一方面刻苦研读中医四大经典,一方面又遥从江苏恽铁樵先生函授学习。他挑灯夜读,从不懈怠,特别是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经方研究有素,用之每有药到病除之效,医术被广为传颂。
他勤奋敬业,在浩翰的医学海洋中不断求索进取,不仅与当地名医交往甚密,又与北京名医秦伯未(中医名家、中央卫生部中医顾问)、上海名医余无言、湖北名医曹冰清、蒋玉伯、张梦侬经常函牍往来,切磋医技,上至数千年的中医古籍,下至民间单方均认真探求,用至临床,效验后又复加推广。
在其几十年临床中,十分注重辨证论治,强调有是症用是药,反对大处方、滥用药。“医之难,难于辨证,审证既的,用药宜专,若以模棱两可之药治病,以冀幸中,是自欺欺人。”因此,在日常的诊疗中,他总是细心诊察,沉思详问,四诊合参,尔后审症用药。即使是一味药的加减,剂量的轻重,他也不马虎,必用之有据。在他的医疗实践中,善用柴胡,妙用芍药,汗、下、和法之运用得心应手,至今仍为诸多医家所借鉴。
其之一生治学严谨,博览群书,凡字字句句皆用心推敲,浓圈密点,注按眉批,重要书籍引经据典必追溯渊源,常常为推敲一字一句而废寝忘食。一代儒医胡衡甫一生活人济世,以治病救人为毕生宗旨。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家乡人民热切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