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的气候特点与健康影响寒露是秋季第五个节气,标志着深秋正式来临,此时气温显著下降,昼夜温差增大,空气湿度降低,凉燥之气渐盛 。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寒露时节的凉燥易侵袭肺脏,导致口鼻干燥、咽喉干痒、干咳少痰等症状;同时,寒邪易伤阳气,尤其是体质虚弱者易出现畏寒、关节疼痛等问题。
此外,昼短夜长、日照减少的节气特点,易引发情绪低落、秋郁等问题,需重视情志调养饮食调养:温润为主,滋阴润燥。
中医养生四部曲
一、衣:精准保暖,护好三关
足部:穿纯棉袜避寒,睡前用热水泡脚,促进气血循环。
颈腹:围巾护大椎穴(第七颈椎下),衣物盖肚脐,避免寒气直侵。
洋葱穿衣法:采用多层叠穿,方便随温度增减。
二、食:温润滋阴,三宝当家
中医强调“秋主肺,肺应秋”,寒露饮食需以温润平和为主,避免辛辣发散之品耗伤肺阴。可多食银耳、百合、山药、莲子等白色食物,以滋阴润肺;同时适当增加酸味食物如山楂、葡萄、石榴的摄入,收敛肺气以顺应秋收之性。
推荐药膳:
百合银耳羹:银耳+百合+莲子+冰糖,润肺防燥。
山药排骨汤:铁棍山药+排骨+红枣,健脾温中。
三、住:早卧早起,营造润境
睡眠:22:30前入睡,6:30后起床,顺应阳气收敛。
环境:室内湿度保持40%-60%,干燥地区可使用加湿器通风:每日10:00-15:00开窗半小时,减少病菌滋生。
四、行:动静相宜,疏解悲秋
运动:9:00-10:00或16:00-17:00练习太极拳、八段锦,至微汗即止。
情志:登高远眺、按揉“四关穴”(合谷+太冲)疏解郁气。
推荐饮食:寒露“三吃”
芝麻:补肝肾、润肺气,可制作芝麻糊缓解咳嗽。
柿子:富含维生素,需注意适量食用避免空腹。
白色柔润食材:如银耳、百合、山药,滋阴润燥。
必养生禁忌与注意事项
忌生冷辛辣:减少冷饮、辣椒摄入,避免加重脾胃虚寒与秋燥。
忌过度运动:避免大汗淋漓,建议选择八段锦、托掌观天等导引动作。
忌情绪外泄:保持内心宁静,通过笑疗、晒太阳改善低落情绪。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诚顺和中医馆)建馆10余年,秉持“诚信为本,顺时养生,和谐健康”的中医文化精髓,坚持“名中医,好中药”的立馆之本,在中医药临床诊疗常见病、老慢病、疑难杂症及健康养生等领域颇具特色,建设和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李轩锦、钟明、徐长化、姜瑞雪、张林茂、王大宪、龚红卫、范平、宋跃进、王儒英、李家发、刘玉茂、高进、段正莉、刘义涛、陈德货、宋恩峰、李瀚旻、梅应兵、张振鄂、汪旭东、何友为、乐芹、曾凡鹏、向贤德、熊勇、廉河清、孔政、吴隆贵、胡爱玲、柳新樵、肖早梅、王垚、丁辛、鲁本堂、黎诗琪、蹇峰、让敏、张波茹、罗天禄、朱长江、陈丽娟、陈必新、周忠明、杨银锋(排名不分先后)等40余位名老中医团队,10余年坚持甄选道地药材,特邀湖北省多位七旬老药师亲手把控药材的进存和煎制,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是武汉卫计委批准成立的正规中医医疗机构,是武汉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是国医大师路志正中医养生实践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实践基地授权,屡获武汉市社工志愿者协会表彰。
咨询预约:027-87878466,手机(微信同号):18627730962
移动官网咨询预约:https://m.chengshunhe.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