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武汉中医乳腺科专家李宝玉教授入驻诚顺和! 热烈欢迎中医皮肤科专家高进教授入驻诚顺和! 热烈欢迎中医内科专家刘义涛主任入驻诚顺和!

2021年11月23日的内容

中医理论

《黄帝内经》——道的发现与研究,并不是始于道家,而是始于中华文化的源头。

《黄帝内经》——道的发现与研究,并不是始于道家,而是始于中华文化的源头。
道的发现与研究,并不是始于道家,而是始于中华文化的源头。 《内经》开篇之处有一个重要论断: 这是统领《黄帝内经》的一句纲领性的话:“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道看不见,摸不到,在哪里可以看得见、触摸到道呢?在日月转换的昼夜之中,在寒暑转换的四时之中,在四面八方的空间之中,在万物生息的过程之中,在一生一死的过程之中。总而言之,道在自然……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1-11-23) 545浏览 0评论 0个赞

岐黄研讨

中医与西医——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中医与西医——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中医文化,谈的是中医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其中各种机杼非一言可以蔽之。但就中医与西医两种广为传承的医学而言,它们形成于两种文化的背景之下,两者有着完全不同的可以区分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西医把人放在手术刀下来认识,把人放在显微镜下来认识。人有病就在人体之内找原因,显微镜识有形之物。 中医人放在天体中来认识,把人放在时间空间中的来认识,人体与天体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人体本身是表里相连、……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1-11-23) 800浏览 0评论 1个赞

来院路线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来院公交车、地铁、自驾车路线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来院公交车、地铁、自驾车路线
一、诚顺和中医馆 地址:武昌区中南路街道武珞路442号中南国际城AB座2层6号房、3层1号房-1 乘车线路: 1、地铁2号线中南路站C2出口过武珞路中南路天桥后向傅家坡客运站方向走150米。 2、 公交车703、596、401、鄂101、728、538、510、618、521、583、723、15、811路,到【武珞路傅家坡客运站】下车向武珞路中南路天桥顺向走10米。 3、公交车411、522、811、804、41……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1-11-23) 3236浏览 1评论 3个赞

古今名医

张仲景 东汉医学家 著有《伤寒杂病论》 确立中医学“辨证论治”思想

张仲景 东汉医学家 著有《伤寒杂病论》 确立中医学“辨证论治”思想
张仲景,名机,辞官业医,博采众方,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邓州人)。 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建安年间,他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1-11-23) 1267浏览 0评论 0个赞

辨治心得

中医治疗脾虚湿胜型腹泻的一款中药经验方:复方石榴皮煎剂简介

中医治疗脾虚湿胜型腹泻的一款中药经验方:复方石榴皮煎剂简介
中医治疗脾虚湿胜型腹泻的一款中药经验方:复方石榴皮煎剂简介。本方以石榴皮涩肠止泻为君药。茯苓、防风、陈皮、白术共奏理气健脾渗湿作用,加强君药健脾功效,为臣药。白芍缓急止痛,柔肝理脾,黄连厚肠止利,木香行气散滞以使补中有行,为佐药。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作用。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用于脾虚湿胜之泄泻不利症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结肠炎。或肝失条达,克伐脾土,而致脾失健运,湿邪……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1-11-23) 1265浏览 0评论 0个赞

古今名医

李玉奇教授 首届国医大师 功擅内科尤精胃疾 提出“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

李玉奇教授 首届国医大师 功擅内科尤精胃疾 提出“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
李玉奇教授,1917年生人,出生于辽宁银州(今之铁岭)。 他天资聪颖,机敏过人,饱读诗书,过目而不忘,十余岁便通读四书五经,并于乡试大考独占鳌头。他爱好绘画艺术,并亲受两位书法大家指导,欲想走此途径而通幽。然而又受其外公影响和感染,看到当时许多百姓身染沉疴痼疾,备受疾病煎熬,济世活人之术确实崇高无暇。为解苍黎之苦,他不择仕途,发奋学医济世,毅然拜在银州名医明星垣先生门下,同时加入铁岭医士讲习会,孜孜七载寒窗,刻苦攻……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1-11-23) 1167浏览 0评论 0个赞

辨治心得

中医治疗湿疹、荨麻疹的一款经验方:肤痒方(由犀角地黄汤化裁所得)

中医治疗湿疹、荨麻疹的一款经验方:肤痒方(由犀角地黄汤化裁所得)
中医治疗湿疹、荨麻疹的一款经验方:肤痒方(由犀角地黄汤化裁所得)。肤痒方由《伤寒论》“犀角地黄汤”加减化裁所得。方中地肤子、白鲜皮、苍耳子功能疏风止痒,走皮表,善治皮肤瘙痒症,为君药,“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主血,又外感风邪诱发血热,则皮肤瘙痒多伴血热征象,古人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以丹皮、生地、赤芍走血分,清热凉血以止痒,三药为臣药,佐以防风、蝉蜕能祛风止痒,善治皮表风疹瘙痒等证。乌梅酸甘生津,据现代药……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1-11-23) 978浏览 0评论 0个赞

辨治心得

中医治疗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的一款经验方:潜息宁(由肝肾两舒汤化裁所得)

中医治疗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的一款经验方:潜息宁(由肝肾两舒汤化裁所得)
中医治疗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的一款经验方:潜息宁(由肝肾两舒汤化裁所得)。本经验方系由傅山《辨证录》“肝肾两舒汤”化裁而来。方中以天麻理肝经虚风而通血脉为君。钩藤平肝熄风,珍珠母育阴潜阳为臣。桑椹子缓肝而养肝肾之阴为佐。更入菊花清肝熄风,兼清金水二脏,利血脉而和阴为使。全方合清肝、平肝、缓肝、养肝于一方具有平肝潜阳、济水熄风之功效,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于肝风内动之病证。 【功效】育阴潜阳,平肝熄风 【主治】肝阳上亢,肝风……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1-11-23) 735浏览 0评论 1个赞

古今名医

孙思邈 “药王”唐代医药学家 著有医学专著《千金要方》

孙思邈  “药王”唐代医药学家  著有医学专著《千金要方》
孙思邈 唐代医药学家 孙思邈(541年—682年,存在争议),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相传为楚大夫屈原的后人。孙思邈是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和养生学家,著有医学专著《千金要方》,被后世尊奉为“药王”。 孙真人自幼聪颖好学,敏慧强记,他7岁时每天能背诵一千多字,人称圣童。孙思邈的家乡在长安附近,长安为秦汉时期的文化中心,在当时也是东西魏之间战争的后方,当时的战乱对其历史文化的破坏不大。在这种条件下,孙思邈有机会……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1-11-23) 1198浏览 0评论 0个赞

辨治心得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等痹证的一款经验方(由独活寄生汤化裁所得)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等痹证的一款经验方(由独活寄生汤化裁所得)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等痹证的一款经验方(由独活寄生汤化裁所得)。本经验方系由《备急千金要方》中的“独活寄生汤”化裁所得。方中羌独活辛散苦燥,善驱除深伏于骨节之风寒湿邪,且有止腰膝痹痛之长。桑寄生能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亦有止腰痛之功,共为君药。熟地、杜仲、牛膝补肝肾,壮筋骨,止痹痛,配合桑寄生健骨而固肝肾,共为臣药。桂枝、当归、川芎调补气血以治其虚,邪正兼顾,方能痹消正复,共为佐药。甘草益气和药,为佐使药。此方既能……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1-11-23) 630浏览 0评论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