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湿痰、寒痰久咳类基本的宣肺化痰止咳汤功用组成及方解。
【中药方】:宣肺化痰止咳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三拗汤及二陈汤加减化裁而来。
【科别】:肺系外感疾病
【组成】: 麻黄、杏仁、法半夏、橘红、茯苓、 紫菀、白前、苏梗、甘草。
【功用】宣肺平喘,燥湿祛痰
【方解】方中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卫表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杏仁味苦性温,亦为肺经专药,有止咳平喘作用。杏仁与麻黄一宣一降,使肺气宣肃正常,二者共为君药。法半夏味辛性温,有燥湿化痰作用,可除咳嗽痰多,橘红辛苦温归肺经,功能理气宽中,燥湿化痰使痰去咳止喘平,两药可同为臣药。茯苓补气健脾,利水渗湿,俾湿去脾旺,痰自无由生。紫菀可治肺虚久咳,性质温润苦泄,有较好的止咳化痰作用。白前味辛甘性平,有祛痰降气止咳作用,与紫菀、半夏为伍可治偏寒咳嗽。苏梗味辛甘性微温,能宽胸利膈,有理气消痰作用,共为佐药。甘草补气且能化痰止咳、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湿痰去,咳可止,喘可平也,可谓是一首治湿痰、寒痰久咳良方。
【主治】湿痰、寒痰久咳,痰鸣量多,呀呷有声,脉浮滑数者。
【临床应用】本方证为外感风寒,素体湿盛痰多而咳,或久咳痰多,咳嗽上气,痰气不利所致。临床上常用于久咳不止,甚则伴有喘促,痰多痰鸣之证。如西医之变应性及感冒后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各型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咳嗽或见喘促症状者。
【中医病名】湿痰、寒痰久咳
【中医证候】外感风寒,素体湿盛痰多而咳
【西医病名】变应性及感冒后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各型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
【加减化裁】若肺有郁热者加桑白皮、石膏;肺热阴虚加花粉、沙参。痰湿盛加贝母、瓜蒌仁。喘促甚者加葶苈子、苏子。
【说明】:本药方网友不可自行使用,需请中医师辨证论治后随症灵活加减组方调理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