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武汉中医乳腺科专家李宝玉教授入驻诚顺和! 热烈欢迎中医皮肤科专家高进教授入驻诚顺和! 热烈欢迎中医内科专家刘义涛主任入驻诚顺和!

中医的学习与继承:由《伤寒论》引发的“伤寒学派”

岐黄研讨 cshyh 3年前 (2021-11-28) 716次浏览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在中医学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而相互之间的争鸣与渗透,又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使中医理论不断完善,临床疗效不断提高,最终形成了中医学“一源多流”的学术及文化特色。
《伤寒论》著成后,汉晋隋唐宋期间,很多医家都以其为研究对象,来治疗伤寒病。明•方有执认为,世上流传的《伤寒论》(王叔和整理)与原文相比有很多错误,出现错简(其时尚无印刷术,文字要写在竹片或木板,用绳子一片片地拴连在一起,卷好后成为“一卷”),得到一些医家的赞同,倡导按原貌重新整理《伤寒论》,形成“错简派”。其反对者在清朝乾嘉年间形成高潮–“辨证派”,即认为不要纠缠错简或原文与否,只要是辨证论治、符合临床实际,就应学习与继承,并成为诸家主流。

现今有文献可考的伤寒诸家,总计有460多人,又可分为3个学派:
(一)宋以前治《伤寒论》诸家,以王叔和、孙思邈、成无己、朱肱为代表。
(二)明以后研究《伤寒论》各流派
1.错简重订派的代表人物:方有执、喻昌以及方、喻影响下的诸家。
2.维护旧论派
以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念祖为代表。
3.辨证论治派
也可以称为“不争论派”,着重《伤寒论》辨证论治的临床意义。
(1)以方类证。以柯琴、徐大椿、胡希恕(1898-1984)、冯世伦为代表。
(2)按法类证。以钱潢、尤怡为代表。
(3)分经审证。以陈念祖、包诚为代表。
4.本气自病派。彭子益(1871-1949),云南大理鹤庆人。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白族医学家。代表著作《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伤寒、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
(三)当代对《伤寒论》的最新研究
以万友生、张大昌、李阳波、刘东军为代表。
各种伤寒菱,论题论文,有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对《伤寒论》的病因病机、脉证方治,及其认识论与方法论等,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全面深入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伤寒学理,提高了对其科学性的认识。与此同时,人们还对《伤寒论》的方药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与实践研究,探索其卓有成效的原理。正是这些探讨与研究,使伤寒学说显示出坚实的可靠性,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喜欢 (1)
cshyh
关于作者: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