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脾胃病的人群众多,建议这类人平时饮食以易消化食品为主,少吃辛辣刺激食品,少吃寒凉食品,留意腹部不要着凉,另外,平时可以多喝点粥,里面可以放点陈皮、薏米、山药、大枣,平时可以多吃点大枣,如有必要可以日常食补治疗一下。胃疼考虑是胃部有病变了,应及时就诊,需要让医师检查电子胃镜,看看胃部的详细病变情况,及时使用保护胃的药物治疗,平时一定留意饮食平淡,不要饮酒,不吃辛辣的食品。
脾胃病的缘由有很多。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横犯脾土,胃失和降,浊气上逆,故嗳气频作;脾胃虚弱,痰浊内阻,气机不畅,故见胃胀痞满;木气横恣,乘其所胜,脾土虚弱,故见食少纳差、泛酸;木郁化火上扰,故见胃脘及食道灼热、口干口苦;肝郁气滞,则脾胃虚弱,痰气上逆。中医治以疏肝健脾和胃,降逆化痰消痞。
脾胃病医案一则:
患者,男,46岁。初诊主诉:胃胀、嗳气半年余。病史:患者半年前因琐事与家人争吵后渐觉胃中胀闷不舒,嗳气,胃中及食道灼热,在某医院查胃镜示“反流性胃炎”,经西医治疗,未见明显疗效,特来求诊。辰下:胃中胀闷不舒,食后为甚,嗳气,胃中、食道灼热,泛酸,口稍苦,食少纳差,眠可,二便正常,舌质淡,苔白腻,脉弦。二诊:药后嗳气、吐酸及口干口苦较前减轻,食道部稍觉灼热,食后腹胀,舌质淡红,苔白,脉弦。三诊:药后嗳气、胃食管灼热、胃胀等症状基本缓解,自觉身困疲乏,舌脉如前。再服七剂后,患者身困乏力减轻,诸症皆缓。此后守上方随症稍事加减,继续调治2月余,诸症悉平,嘱患者平素条畅情志、注意饮食,随访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