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武汉中医乳腺科专家李宝玉教授入驻诚顺和! 热烈欢迎中医皮肤科专家高进教授入驻诚顺和! 热烈欢迎中医内科专家刘义涛主任入驻诚顺和!

慢性病证皆与寒邪相关,治诸寒证需重视培养阳气以祛除寒邪!

岐黄研讨 诚顺和中医馆 3年前 (2022-09-19) 411次浏览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老年血管会逐渐出现老年性硬化,如果舒张压不高,收缩压在150mmHg之内,也是可以接受的。成人高血压的范围一般是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是推动血液到达全身各个器官的动力。因此收缩压不能太低,如降得太低,血液不能到达头部,容易出现头晕、头疼、恶心、四肢发凉、少尿,甚至休克等临床表现。

仲景之所以著书名为《伤寒论》,他所重视的也就是这个“寒”字。而治病之法,也需以祛寒为主。

寒邪自外而入,邪之来路也即邪之去路,所以治诸寒证需重视培养阳气以祛除寒邪。临床所见,感冒是受寒,脏腑病也多因于寒,推之,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证也与寒邪内客相关。凡身体有一处阳气不到,即在此处出现阴浊凝聚。阴聚则伤阳,导致阳气更虚。所谓阴浊,包括瘀血、痰饮、水湿等都是。大病如各种肿瘤、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皆缘由于此。因此若能阳气温通,则阴凝自散。通阳之法众多,或汤药扶阳,或开表散邪,或刺络放血,或艾灸宣阳。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