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结婚2年习惯性流产3胎的滑胎医案一则。患者女,28岁,初诊诉自然流产3胎。病史:患者平素月经尚规则,16(4/30)天,量少,男方生殖功能正常。结婚2年,先后自然流产3胎,分别发生在孕50-60天时,现月经未潮,平素月经尚规则。患者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
辨证分析:此为母体平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或饮食不节,孕后过于忧思劳倦损伤脾胃,脾虚胃弱气血化源匮乏;冲任不足,以致不能摄养胎元而发生滑胎……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4-12) 527浏览 0评论
0个赞
痹症医案一则:患者,男,30岁。初诊主诉:多关节疼痛3年余。病史:患者平素常熬夜,喜冷饮,于3年前开始出现多关节疼痛,轻度活动受限,于当地医院查类风湿因子阳性,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效果欠佳,经人介绍,特来求诊。辰下:多关节疼痛,以双膝关节为著,遇风及受凉即作,身困,腰痠,胃口一般,眠可,二便尚调,舌质淡苔白,脉沉。
中医辨证:本案年轻患者平素饮食起居不慎,阳气受损,卫外不固,复感风寒湿邪,表……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4-11) 677浏览 0评论
0个赞
高血压导致头晕心悸胸痛中医辨证论治阴虚阳亢医案一则。高血压病在中老年人人群中多见,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眩晕”“风眩”等病证范畴。其主要病机为阴虚阳亢。由于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久病入络,病久多瘀,故中老年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是阴虚阳亢,兼脉络瘀滞,所以在中医里面高血压的治疗一般使用平肝潜阳的方剂,多数选用天麻钩藤饮来治疗。
高血压的患者需要规范的进行降压治疗,要采用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办法。非药物治疗主……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4-11) 613浏览 0评论
0个赞
痰湿蕴肺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急促咳黄痰的中医辨证论治医案一则。 患者男,71岁,初诊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患者2018年3月初感冒,出现咳嗽、咳痰、气短、呼吸急促,自服感冒药无效,两天后症状加重,咳嗽急促,痰呈稀薄状,略带黄色,并出现活动后胸闷,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坐位后缓解。于当地治疗,既往史:每遇感冒即咳嗽咳痰,长期反复发作。有2型糖尿病病史6年,自服二甲双胍、降糖灵治疗,血糖控制在8-10mmol/L。查体:……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4-11) 699浏览 0评论
0个赞
甲亢医案一则:患者,男,25岁。初诊主诉:多食消瘦6个月。病史:患者6个月前食量骤然增大,三餐进食后片刻又感饥饿,伴身体消瘦,体重逐渐下降。平素性格急躁,常因小事发怒,患病以来尤甚,伴有心慌心悸,常自汗出。曾因心跳异常到当地医院就诊,查甲功示FT3、FT4指数明显高于常值,诊断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服用他巴唑等西药治疗,心率由原来140次/分降到120次/分。为求中医治疗,特来求诊。辰下:急躁易怒,多食易饥,身体消瘦,……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4-10) 587浏览 0评论
0个赞
项痹病医案一则:患者,男,55岁。初诊主诉:头晕伴颈部疼痛1年。现病史: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劳累后加重,未予重视。近月来,自觉颈部疼痛、僵硬不舒,头晕逐渐加重,每日发作,作时天旋地转,时伴有呕吐,伴上肢麻木。今日特来求诊。辰下:颈部疼痛、僵硬不舒,眩晕,耳鸣,手麻,时有呕吐,舌淡苔白,脉沉。
中医辨证:患者痹证日久,络道阻滞,气血津液运行输布失常,血滞为瘀,津停为痰,痰瘀交阻,筋脉失养,故见颈部疼痛、僵……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4-09) 576浏览 0评论
0个赞
颈椎病引起肩颈疼痛头晕手麻3年余中医辨证论治医案一则。颈椎病是西医的名词,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表现为颈部不适、僵硬酸痛,有时会引起头晕、肢体末端麻木等症状。中医一般被划分到痹症的范畴,认为引起的原因是因为颈椎感受外邪阻滞了经络,造成经络不通。按照痹症的分型原则,中医把颈椎病分为风寒湿阻型、气滞血瘀型、痰湿阻络型、肝肾不足型和气虚血亏型五种。所以治疗方面也是以祛湿祛风驱寒,然后通经络为主来治疗。
中医治疗颈椎……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4-09) 1041浏览 0评论
0个赞
人体发生疼痛的原因很多,但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跟经络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正所谓“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因此临床根据特通的部位所分布的经络来辩证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现将人体各部位发生疼痛与相关的肾脾肝胆膀胱等五大经络穴位分布图发布如下供同行和网友参考:
1、肾经疼痛的穴位分布图:
2、脾经疼痛的穴位分布图:
3、肝经疼痛的穴位分布图:
4、胆经疼痛的穴位分布图:
5、膀胱经疼痛的穴位分布图:
……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4-09) 2223浏览 0评论
0个赞
脾胃病在临床上属于消化系统疾病,也属于中医内科疾病,而对于脾胃病的发生,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常常会导致胃肠道系统出现紊乱而引起一些慢性的疾病。临床上脾胃虚弱患者容易出现各种胃肠道不适症状,常见的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胀、胃痛、腹胀、腹痛、便秘以及腹泻等临床表现,对于脾胃病中医强调辨证论治。
老年人出现胃病可以用中药进行调养,常用的中药有厚朴、砂仁、木香、柴胡、延胡索、枳壳、藿香。其中延胡索具有止痛的作用,能……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4-08) 753浏览 0评论
0个赞
辨证论治小儿寒性哮喘,咳嗽伴喉中哮鸣的医案一则。患儿女,5岁,2019 年1月初诊。家长代诉咳嗽伴喉中哮鸣4天。病史:患儿4天前因护理不当,感受时邪,出现咳嗽,喉中哮鸣。无呕吐及腹泻,咳痰清晰色白,呈粘沫状,形寒无汗,恶风寒。二便正常,舌质红,苔白滑。
中医诊断为哮喘,属寒性哮喘,治以温肺化痰定喘,方用散寒平喘汤治疗,处方: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五味子、半夏、白芥子、薤白、全瓜蒌。5剂。嘱其减少公共……继续阅读 »
cshyh
3年前 (2022-04-08) 505浏览 0评论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