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临床 > 疑难杂症科 (第 169 页)
高血压导致头晕心悸胸痛中医辨证论治阴虚阳亢医案一则。高血压病在中老年人人群中多见,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眩晕”“风眩”等病证范畴。其主要病机为阴虚阳亢。由于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久病入络,病久多瘀,故中老年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是阴虚阳亢,兼脉络瘀滞,所以在中医里面高血压的治疗一般使用平肝潜阳的方剂,多数选用天麻钩藤饮来治疗。
高血压的患者需要规范的进行降压治疗,要采用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办法。非药物治疗主……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4-11) 646浏览 0评论
0个赞
甲亢医案一则:患者,男,25岁。初诊主诉:多食消瘦6个月。病史:患者6个月前食量骤然增大,三餐进食后片刻又感饥饿,伴身体消瘦,体重逐渐下降。平素性格急躁,常因小事发怒,患病以来尤甚,伴有心慌心悸,常自汗出。曾因心跳异常到当地医院就诊,查甲功示FT3、FT4指数明显高于常值,诊断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服用他巴唑等西药治疗,心率由原来140次/分降到120次/分。为求中医治疗,特来求诊。辰下:急躁易怒,多食易饥,身体消瘦,……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4-10) 612浏览 0评论
0个赞
辨证论治肝肾不足气滞血瘀型白癜风左侧面颊长白色斑片医案一则。患者男,50岁。初诊诉白癜风一年余。病史:患者在1年前因家庭矛盾导致情绪受到打击,遂发现左侧面颊白色斑片,在当地医院治疗乏效。诊见:情绪不振,纳差神疲,二便调,眠可,舌质淡,舌边有瘀斑,舌苔黄腻,脉象沉细。wood灯检查阳性。
中医诊断:白驳风,属气滞血瘀。治宜行气活血祛风,补益肝肾,健脾除湿。
处方:黄芪、党参、茯苓、白术、枸杞、首乌、黄精、玉竹、补骨脂……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4-07) 733浏览 0评论
0个赞
中医辨证论治肝气郁滞导致焦虑症失眠多梦医案一则。焦虑症可以用中药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调理,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的情况来决定用药时间。一般需要服用的时间比较长,因为焦虑症属于慢性疾病,随着情绪变化容易复发,也可以做成膏方长期调理。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导致的,需要疏肝理气治疗,应用柴胡、赤芍、香附、枳壳、苏梗、青皮、郁金等药物,一般服用一周左右,可以有明显效果。
中医治疗焦虑症,通常是采用中药的方式或者是针灸的方式来治……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4-06) 785浏览 0评论
1个赞
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抑郁睡不好中医辨证论治不寐医案一则。当生活中出现焦虑紧张、压力较大、失眠抑郁的情况,首先建议患者在饮食上应该进行一些调理,比如清淡饮食,避免吃一些过于肥腻的食物,多吃一些绿叶的蔬菜和粗粮以及富含有水分和维生素c的水果。对于一些中医的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其中包括针刺,艾灸、刮痧、拔罐以及一些中药或者中成药包括舒肝颗粒、柴胡疏肝散或者是其他一些相关的药物都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抑郁失眠的原理就是调……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4-04) 724浏览 0评论
0个赞
肠癌腹腔化疗后疲乏无力腹胀气促的辨证论治医案一则。患者男,60岁,缘盲肠腺癌腹腔及盆腔广泛转移而入院,症见疲乏无力,腹胀气促,纳呆畏食,口干口苦,二便短少,体检呈恶病质,痛苦面容,呼吸浅促,30次/分,心音减弱,律齐,112次/分,蛙形腹,腹围92cm,叩诊音实,肝脾触诊不满意,在局麻下腹穿缓慢抽出黄稠腹水4000ml,注入5-FU 1g,CP(短棒菌苗)7cm,术后症状缓解,安然入睡,第二天起开始出现腹胀腹痛,至第……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4-04) 506浏览 0评论
0个赞
生活中动不动就胸闷气短是中气不足导致的吗?中医如何辨证论治?中医认为中气不足有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的感觉,中气主要是脾胃之气,中气不足通常会伴有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饮食减少、胃部不适或大便的改变等症状,也可能会有少气懒言、无力等症状。但是,胸闷气短不是中气不足才有的症状,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胸闷气短,自觉乏力,从中医角度考虑,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考虑中气不足的问题,另外,肝郁气滞,还有脾虚湿盛等都可能是发病原因,本病多……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4-02) 743浏览 0评论
0个赞
糖尿病医案一则:患者,男,55岁。初诊主诉:糖尿病20年,尿蛋白阳性1年。现病史:患者糖尿病已20年,目前以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具体药物不详)为主,血糖控制不佳。1年前因双下肢水肿,就诊当地医院,查尿常规检查示:尿蛋白(+++),中西医治疗半年,尿蛋白始终未转阴。查尿常规示:尿蛋白(++),今为求进一步治疗求诊。辰下:口苦,口渴,胃胀时痛,腰痠,身困,右上肢麻,下肢水肿,舌淡苔白,脉沉。
中医辨证:患者消渴日久,伤……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3-31) 791浏览 0评论
1个赞
失眠多汗医案一则:患者,男,48岁。初诊主诉:失眠汗多年余。现病史:无明显诱因出现失眠汗多年余,夜间汗出甚。伴身困,足酸,偶有胸闷稍痛,纳可,夜寐不安,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
中医辩证:此病乃营卫不和兼阴虚内热所致。营卫不合则腠理不固,火热之邪内迫营阴,则营阴外出汗难止;营阴不足无以充养肌肉则身困;出汗太过,心脉无阴血滋养,无阳气温煦故胸闷痛,汗多致夜寐不安,精神差等。
处方:桂枝、白芍、 炙甘草、黄芪、牡……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3-30) 434浏览 0评论
0个赞
手心出汗医案一则:患者,男,15岁。初诊主诉:手汗10余年。现病史:1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手汗增多,初未予重视,上学后常向家长反映,因手心汗出过度,影响学习考试,遂就诊西医医院,建议手术治疗,家长希望保守治疗,经好友介绍后前来就诊。辰下:手汗多,运动、紧张后加重,夜半口干,纳可,寐欠安,二便调。舌尖红苔白,脉沉弦数。
中医辨证:手汗症,西医学尚无较好的治疗药物,多通过手术治疗。本病当属于中医学“汗证”范畴。成无己……继续阅读 »
cshyh
4年前 (2022-03-29) 629浏览 0评论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