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武汉中医乳腺科专家李宝玉教授入驻诚顺和! 热烈欢迎中医皮肤科专家高进教授入驻诚顺和! 热烈欢迎中医内科专家刘义涛主任入驻诚顺和!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及现代中医对“血浊”的论述

中医理论 cshyh 3年前 (2022-03-24) 1797次浏览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及现代中医对“血浊”的论述。血浊概念血浊两字首见于《黄帝内经》,如《灵枢·逆顺肥瘦》云:“此人重则气涩血浊。”《灵枢·经水》记载:“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便指出当血液超出正常的清浊范围就是血浊。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及现代中医对“血浊”的论述
随着现代中医的发展,基于《黄帝内经》血浊的启示以及临床疾病的现代认识,认为血浊是血液成分的异常或者血液循行的混乱,病位在血。
其中血液成分的异常主要指血液超过自清、自洁能力后变稠、变脏,即血虚的另一层含义;血液循行异常主要体现在血流逐渐缓慢,即血瘀前兆。
浊邪入血,随血液循行于周身,易扰乱气机,阻滞经络,使脏腑气机失调,经络气血运行失畅,出现广泛的症状,久之形体败坏,疾病缠绵难愈。

喜欢 (0)
cshyh
关于作者: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