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 膳食进补 (第 2 页)
元节宵到了,满街灯的笼高高挂,汤香圆甜入心扉。在欢这乐的日子里,我不们仅要受享节日的喜悦,更注要重身的体健康与养生。
元宵节是冬春交替的时候“天人合一”,自然界的兴衰荣枯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养生健体需要顺应四时,“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达到养生、祛病延年的高质量人生。
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风俗,元宵的味道极美,入口甜蜜、喷香,很令人……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7个月前 (02-12) 402浏览 0评论
0个赞
今日迎来“大寒”,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又值冬末迎春阶段,这一时节不仅要“御寒养阳重收藏”,还要注意疏泄肝气,为春季肝气升发做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顺应‘冬藏’的特性,适当早睡晚起,注意保暖,避免过度运动和操劳而耗伤阳气。”大寒节气人体阳气逐渐升发,若升发不畅,又遇气候寒冷,人容易出现后背酸紧、颈腰部僵硬疼痛或者头晕眼花、胁肋胀痛等症状。同时,这一时期内火易……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8个月前 (01-20) 411浏览 0评论
0个赞
俗语说“腊七腊八,冻死哈巴。”这一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了。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是冬季的主气,易伤人体阳气,这一阶段养生的关键是“养肾防寒”。中医理念中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而喝粥更能促进营养吸收,达到养胃养生的目的。那么腊八节该如何养生呢?腊八粥的用料和功效有哪些?
一、腊八节养生的三大法则
1、避寒就温
在寒冷的冬季,这个时节最宜滋补,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用艾草泡脚养生,具有温经散……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8个月前 (01-06) 504浏览 0评论
0个赞
小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到来。
从中医理论来讲,冬季主肾,肾主藏精,此时人体阳气内藏,养身应以养肾防寒为主。
《黄帝内经》云:“冬三月,此谓闭藏…… 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 小寒正值冬季,是养肾的黄金时段,养肾能增强人体抵御寒邪的能力,为来年春天的生发储备能量。
小寒时节,天气寒冷,中医认为此时应以“防寒补肾”为主。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气充足……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8个月前 (01-05) 489浏览 0评论
0个赞
冬至历史悠久。冬至,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古人说:“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日,故曰‘冬至’”。从这天起,就开始进入“数九寒天”的冬令时节,民间俗称“进九”。
冬至又被称为“小年”, 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对于中医来说,冬至不仅是自然节气的转换,更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时机。
冬至·养生原则
—冬至食补—
谚语说:“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冬至时节,人们食欲……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9个月前 (12-21) 514浏览 0评论
0个赞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冬天的第二个节气。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此时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阶段,是一年中积蓄能量的最佳时机。
人们的养生事宜和饮食起居各方面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掌握一些养生小技巧,给身体注入一些能量,秉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强身健体指日可待。
小雪养生,贵在“冬藏”!“冬藏”到底要藏什么?一藏身、二藏阳、三藏神。
一藏身
藏身有两层含义:一是冬季冰天雪……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9个月前 (11-22) 399浏览 0评论
0个赞
立冬是进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立冬是肾气最应该得到滋养的时节。这个时候,肾脏作为人体“先天之本”,是储存和供应全身精气的重要器官,需要特别呵护和滋养。
1、食物益肾: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肾主冬”,因而冬季养生重视补肾,而“黑色入肾”,故以……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0个月前 (11-07) 469浏览 0评论
0个赞
霜降,秋天最后一个节气。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
霜降节气,阳气开始明显潜藏,天地间的寒气加重,寒气往往携带着湿气,两者结合形成寒湿之气,对人有非常严重的影响。
除了防止寒湿的侵袭之外,还要注意冬令进补的时间到了,「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所以这个时候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霜降三防|润燥勿凉
滋阴润肺防秋燥:
霜降后天气干燥,人体肺阴易受损,宜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0个月前 (10-23) 599浏览 0评论
0个赞
处暑即为“出暑”,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即将结束。处暑是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此时,气温逐渐下降,暑气不再肆虐,秋燥逐渐明显,人们也更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等燥证。同时,处暑仍处在三伏之中,白天暑热盛行,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容易引发感冒、咳嗽、咽部不适等,应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
处暑养生,要注意防秋燥,饮食起居均要调剂周到。
处暑养生——早睡早起
……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馆
1年前 (2024-08-22) 578浏览 0评论
0个赞
7月6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同时属于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说文解字》里说“暑,热也。”暑字从日,表示天气炎热是太阳造成的;从者,者是煮的初文,以烧煮表示热。小暑表征气候开始炎热,表明的是一种气温变化的趋势,预示着天气将会变得越来越热。
因此,小暑也是历年最容易出现最高气温的节气,标志着天气开始进入炎热的阶段。那么小暑时节该如何养生呢?中医养生,讲究“顺应四时,天人相应”,因此大家应该根据……继续阅读 »
诚顺和中医门诊
1年前 (2024-07-06) 671浏览 0评论
0个赞